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
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办字第112号《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的精神处理。
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死者遗产,如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可以配偶身份按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如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而又符合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可根据相互扶助的具体情况处理。
同居前,男女一方向对方索要房产、车辆等价值较大的财物,解除同居关系可以要求返还,对于小额物品则作为赠与处理。
婚后出资(包括贷款)取得房屋的分割是一种简单且较好的处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明确房产的产权,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均为夫妻共同财产。明确产权后,需要确定房屋的价值。房屋价值应按市场现价计算,而不是按房屋购买合同金额计算。最后,应区分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如果涉及贷款,应首先扣除未还贷款部分。
举例来说,一套房子购买价是100万元,首付30万元,贷款70万元,现值120万元,未还贷款是60万元。夫妻可以分得的部分是120万减去60万元,等于60万元,每人可分得30万元。取得房子的一方应当给付未得房一方30万元。得房方继续承担未还贷部分的本金和利息。
此外,在离婚诉讼中,存在故意隐匿或转移财产的行为。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对于存在这种行为的一方应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对于婚前以按揭借款形式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产证的情况,婚后继续还贷房屋的分割方式较为复杂。如果房产是一方婚前购得,应将房屋视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还贷部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视为共同财产。对于共同还贷部分,不论是由一方自己用工资还贷,还是用双方工资还贷,均应认定为夫妻共有权益。然而,如果一方能够证明还贷资金来源于婚前财产,该部分不应认定为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房屋增值部分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同时,向银行的借款应属于买房方的个人债务。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结婚的条件,包括主体、自愿性、登记手续、实质要件和禁止性要件等。同时,也阐述了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效力、夫妻财产关系、离婚的形式和实体要件以及离婚的后果。对于结婚和离婚的相关法律要求,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同居解除关系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对于非夫妻名义的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个人财产或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对于夫妻名义的同居,根据不同时间点发生的同居关系以及具体情况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或一般共同处理原则分割;同时,赠与和索要的财物也依据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处理。法
台湾高等法院审理的一起同居关系案件。黄女士和杨先生同居期间,黄女士照顾杨先生的母亲并在其母去世后操办葬礼。后两人关系破裂,杨先生拒绝支付生活费。法院最终判决杨先生支付黄女士50万元新台币的赡养费。该判决引起社会关注,并开创了台湾司法界承认实质上的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