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毕某与被告罗某于2008年12月按照农村习俗举行婚礼同居生活,一直未办理手续。双方同居后,原告与被告及其家人关系日渐紧张、恶化,时常发生吵闹,2009年2月原告便回到娘家居住,双方也自行解除了同居关系,然而双方的矛盾并未因此得到解决,吵闹不断。2009年5月,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个人财产(嫁妆)并赔偿精神抚慰金5000.00元。
庭审中,双方将解除关系的责任推向对方,同时被告提出订婚期间向对方支付有礼金,要求原告偿还。
通过庭审中双方的陈述,承办法官认识到双方虽然提出各自的主张,但其真实想法是想通过法院处理,以达到正名的目的,使对方不干涉自己以后的生活,好各走各的路。
"诊断"出双方的"病根"后,承办法官对症调解,很快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一、原告自愿放弃要求被告返还个人财产和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请求;
二、被告自愿放弃要求原告返还礼金的请求。
法官提示,在国家对和相关婚姻登记管理办法的修改后,在广大农村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类似本案原被告间的纠纷日趋增多,由于国家对所谓"事实婚姻"的取缔,往往很多当事人,最后又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自行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后,往往涉及财产、、精神抚慰等等纠纷的发生,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法官提醒人们在同居时多考虑一下法律规定,以利于自己更好维权。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属于重婚行为,触犯刑法。已登记结婚的一方与第三人形成事实婚姻关系,或者事实婚姻关系的一方与第三人登记结婚,前一个婚姻关系的一方可以要求追究重婚罪。同时,未婚同居关系的解除可自行进行,
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及解除过程。事实婚姻需满足同居行为始于199月日以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共同居住且具备结婚实质要件。解除事实婚姻需先确定是否构成事实婚姻,然后提起离婚诉讼或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时,应照顾妇女和儿童利益,考虑实际情况和双方过错程度。
同居解除关系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对于非夫妻名义的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个人财产或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对于夫妻名义的同居,根据不同时间点发生的同居关系以及具体情况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或一般共同处理原则分割;同时,赠与和索要的财物也依据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