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是指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包括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
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指继承开始前,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或遗嘱的指定,具备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
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指当法定条件具备时,继承人已经拥有被继承人遗产的实际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继承人可以选择接受、行使或放弃这种继承权。
继承权具有以下特征:
继承权的接受与放弃是不可转让的。
继承权的接受是指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继承人可以自主决定是行使继承权、接受继承,还是放弃继承权。如果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表示放弃继承权,则视为接受继承。
继承权的放弃是指继承人放弃其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的意思表示。继承权的放弃是继承人对其继承权的一种处分,必须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继承权的放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不能附加任何条件。
孙子可以通过代位继承获得继承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其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继承法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规定,配偶、父母和子女依次为法定继承人。虽然孙子不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但他可以通过代位继承权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继承权放弃后的后悔情况及处理方法。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在放弃继承遗产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继承权。放弃继承需以书面形式表达,口头表达若有证据证明也可认定有效。若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后悔,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其继承权。遗产处理后后悔则不被承认
放弃财产继承声明书能否提前写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放弃继承权声明书不能在被继承人去世前提前准备,只能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本文旨在分享这一法律知识,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事实婚姻是否具备继承财产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事实婚姻关系中的配偶有权继承遗产,但当事人可明确放弃继承权。文章还阐述了事实婚姻产生的原因,包括传统习俗影响、婚姻登记不方便、登记制度不健全、搭车收费和法制宣传不够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