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扶养 > 与精神病妻子离婚 抚养义务该谁来承担

与精神病妻子离婚 抚养义务该谁来承担

时间:2023-09-2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644

夫妻离婚后患精神病的配偶的扶养责任归属问题

争议

本案审理过程中,围绕离婚后患精神病的陈某应当由谁扶养的问题,产生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如果离婚时,夫妻一方有应当由另一方扶养的法定情形,那么扶养义务就应当继续延续,直到该法定情形消失为止,因此,刘某应当继续扶养陈某。第二种意见认为,陈某结婚前即患有精神病,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对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不因该子女结婚而终止,在该子女离婚后,父母应当继续承担抚养义务。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夫妻间的扶养义务以婚姻关系存续为前提,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承担的不是扶养义务,而是帮助义务。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除了扶养义务之外,夫妻离婚时还有帮助义务,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不难看出,扶养义务和帮助义务的分界线为离婚之时,换言之,扶养义务以夫妻关系存续为前提,一旦离婚,扶养义务就此终止,同时转化为帮助义务。本案中,陈某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刘某应当给予的是经济帮助。经济帮助是暂时性的,扶养义务却是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刘某与陈某的婚姻仅持续1年时间,陈某的病情与刘某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要让刘某为这1年的婚姻背上一辈子的扶养负担,显然也不合情理。

二、父母对已经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仍然负有抚养义务,这种抚养义务,不因子女结婚而终止。父母对已经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的抚养义务,基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产生,只要这种父母子女的关系存在,抚养义务就必然延续。当然,在该子女与他人缔结婚姻,配偶的扶养义务与父母的抚养义务竞合时,父母对该子女的抚养可能处于休眠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抚养义务的终止,并不妨碍该子女向父母提出付给抚养费的要求。就本案而言,虽然陈某的父母对女儿负有抚养义务,但裁判文书中不应对此作裁判,因这属于另一种法律关系,只能另行协商或诉讼解决。在本案中,法院只需判决刘某给予陈某一次性经济帮助即可。此后,如果陈某生活困难,或者其父母无力抚养,那属于社会问题,应当启动社会救助机制,通过社会的共同关爱来解决。

湖南省望城县人民法院罗*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隐瞒精神病,法院是否会判离婚

    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法院是否会判离婚的问题。案例中的陈某因妻子林某婚前隐瞒精神分裂症病史,婚后治疗效果不佳,咨询律师后可能面临离婚判决。律师强调婚前体检的重要性,并指出坦诚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 精神病患者的离婚问题

    精神病患者的离婚问题。精神病人分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两类,在离婚程序上存在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操作流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在离婚诉讼中需要指定代理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则保留诉讼权利。针对因夫妻一方患精神病而提起的离婚诉讼,法院

  • 老婆精神病能否离婚?法律解读

    精神病人离婚问题的法律解读。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对于一方患精神病并要求离婚的情况,法律在保障婚姻自由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患者治疗和生活安置的利益。处理方式包括工作协调、思想工作等。离婚的前提是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同时必须对精神病人进行妥

  •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非婚生父女关系及争议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非婚生父女关系及其争议。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抚养费、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被告与原告母亲存在亲密关系,导致原告出生,但自出生以来一直由母亲抚养,被告未履行抚养义务。因双方无法协商解决争议,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

  • 继承法的均等原则和特殊情况下的分配
  • 精神病人离婚的经济补偿探讨
  • 什么情况下可单方提起离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