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因胁迫而结婚的一方,虽然具有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权,但是该请求权的行使是有限制的。受胁迫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而对于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必须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受胁迫方在法定时间内行使撤销婚姻的请求权。因为胁迫所导致的婚姻往往是违背受胁迫方意愿的,如果受胁迫方在结婚后自愿接受已成立的婚姻关系,法律将继续视其为有效。只有当受胁迫方不愿意维持已成立的婚姻关系时,才可以请求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撤销婚姻效力,使已缔结的婚姻关系失效。
然而,如果受胁迫方长期不行使这个权利,不主张撤销婚姻的效力,将导致婚姻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保护婚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双方子女的利益,也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同时,长期不行使权利还可能导致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撤销婚姻效力,因为时间过长而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婚姻法规定,受胁迫方必须在法定时间内行使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权。如果超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该权利,受胁迫方将失去请求撤销婚姻效力的权利,其所缔结的婚姻将被视为合法有效的婚姻,受胁迫方将无法再以相同的理由申请撤销该婚姻。
当事人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填写《撤销婚姻申请书》,双方当事人在申请书上签名。如果当事人不会写字,可以口述给第三人填写,当事人在申请书上按指纹。第三人必须在申请书上注明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以及与申请人的关系。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充当第三人代申请人填写申请书。
当事人宣读自己的申请书,婚姻登记员作为监誓人并在申请书上签名。然后将撤销决定报所属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如果符合撤销条件,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批准并发出撤销决定。婚姻登记处应当将撤销决定送达给双方当事人,并在婚姻登记公告栏公告30日。如果不符合撤销婚姻条件,婚姻登记处应当告知当事人不予撤销的原因,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受胁迫结婚之外的任何理由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或撤销婚姻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中国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历史变迁。在封建社会和近代前期,女性受到多种束缚和压迫。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挑战了女性传统角色的观念。逃婚成为女性追求婚姻自主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和女工阶级。这些变化反映了女性在逐渐争取平等权利方面的进步。
胁迫结婚的撤销时间规定和相关情形。受胁迫的一方应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如果是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则应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胁迫结婚包括以损害生命、健康、名誉、财产等要挟对方或对方近亲属,迫使对方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
我国《婚姻法》关于撤销婚姻的规定。其中因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可在婚姻登记或法院提出请求,撤销婚姻的申请资格仅限于受胁迫方。撤销婚姻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结婚证、书面申请书等。同时强调,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受胁迫方才可申
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同时,子女的赡养义务不会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失。对于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和拒绝赡养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