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财产分割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夫妻双方是否存在婚姻财产约定。夫妻双方可以通过财产约定对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进行约定,并具有约束力。财产约定可以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可以是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财产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财产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婚姻法》第17条和第18条的规定进行判定。
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此外,在军婚离婚纠纷中,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也属于军人一方的个人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除去《婚姻法》第18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对以上规定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指出“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此外,“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当夫妻双方没有财产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并且无法直接根据《婚姻法》第17条和第18条的规定进行判定时,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根据法院的判决规则,如果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归属,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且法院无法查实,将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处理。
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出现第三者问题时的协议书内容。协议涉及财产管理、债务约定、悔改承诺以及离婚处理等内容。双方为了挽救和睦家庭,经过协商一致,签订此协议。如果日后男方或女方再有任何过错,将会按照协议内容进行财产分割和赔偿。本协议旨在促进男女双方和睦相处
《民法典》生效后的婚后房产单方证明规定。要证明房产权属于一方个人所有,需办理个人房产证并登记在名下,然后进行住房产权公证。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可以对婚前及婚后财产进行约定,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以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前债务应由个人承担,因此发现对方有外债并不直接构成骗婚行为。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婚姻期间的财产归属,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遇骗婚情况,需收集证据并向公安局报案,具体处理方式依据当地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要求。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前及婚后财产归属,但协议需满足人身或财产密切相关、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等条件。婚前财产协议特点包括以结婚为前提、体现意思自治、书面约定等。为保障效力,协议意思要明确、条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