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姻自由 > 法律上是如何定义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的

法律上是如何定义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的

时间:2025-02-2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839
网友提问:我知道的一个故事说赵老七十多岁,01年3月老伴胡奶奶病故。赵老一人单独居住,没有生活来源,全靠儿子小赵每月给付赡养费维持生活。2003年5月,赵老经人介绍与邻村一位60多岁的丧偶老太太相识,两人情投意合,于2003年7月登记结婚。儿子小赵坚决反对老人再婚,并说再婚后就不再支付赡养费。果然,赵老再婚后儿子便不再给付赡养费了。2003年9月,赵老向法院起诉要求儿子支付赡养费。有的人就对此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想问问律师法律上是如何定义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的?

襄阳律师解答:赵老再婚与赡养费问题

第一种观点:赵老不应再婚,儿子不需支付赡养费

有人认为,赵老年事已高,身心逐渐衰弱,不应再婚。即使再婚,赵老应自行解决生活问题,儿子小赵无需支付赡养费。

第二种观点:赵老有再婚自由权,儿子仍需支付赡养费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赵老享有婚姻自主权,再婚后,儿子小赵仍需继续支付赡养费。

案件评析

保障丧偶父母的再婚自由权

保障丧偶父母的再婚自由权是保障结婚自由权的一部分。丧偶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物质上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丧偶后,老年人缺少伴侣、无人倾诉、心灵支持,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健康。丧偶老人普遍感到孤独和寂寞,更容易受到身心伤害。老年人不仅需要精神上的安慰,更需要一个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即使子女对丧偶后的父母表现尊重和体贴,但子女无法替代夫妻之间的特殊感情。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不愿完全依赖子女,而是希望依靠新伴侣共同度过晚年。丧偶老年人重建家庭,不仅对他们的晚年生活有积极影响,还能缓解孤独、寂寞和心理创伤。然而,我国老年人再婚仍面临各种障碍,包括个人观念、心理、社会舆论以及子女的干涉。为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应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的再婚和婚后生活,以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

关于赡养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以父母再婚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然而,《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老人的婚姻自主权受到法律保护。老人再婚后组成新家庭,但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仍然存在,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并不因此而消失。

因此,在本案中,赵老再婚受到法律保护,儿子小赵仍需继续支付赡养费。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

老年人要求再婚,寻找一个满意、能共同度过晚年的伴侣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也是《婚姻法》所保护的。婚姻自主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和指责,即使是亲生子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协议书的定义和作用

    婚前协议书的定义、作用及法律效力。婚前协议书是夫妻结婚前就一系列事项签订的协议书,内容需在符合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签署后应保留正本并公证,但协议没有直接强制执行力。虽然婚前协议书能提供基本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双方共同努力经营婚姻生

  • 中国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历史变迁

    中国女性婚姻自主权的历史变迁。在封建社会和近代前期,女性受到多种束缚和压迫。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挑战了女性传统角色的观念。逃婚成为女性追求婚姻自主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和女工阶级。这些变化反映了女性在逐渐争取平等权利方面的进步。

  • 婚内财产协议的法律术语解析

    婚内财产协议的法律术语解析,包括定义、形式、内容以及适用情况。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间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属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常见适用情况包括一方出现婚外情、双方因性格不和等原因分居以及其他原因。该协议有助于明确财产归属和维护双方权益

  • 法律保障老年人婚姻自由

    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同时,子女的赡养义务不会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失。对于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和拒绝赡养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赡养费的法律定义和义务
  • 答辩状
  • 重婚罪了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