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终结是指损伤后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当事人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已达到治疗终结。
鉴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治疗终结时,或因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时为准。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因伤致残的,可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
根据法律规定,伤残鉴定一般以三个月为限,但对于病情严重的受害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如果受害人需要进行定残鉴定,应在三个月之后提出申请,并委托具备伤残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在2005年10月1日之前,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主要由交通大队委托公安机关的法医中心进行,当事人根据此进行调解或提起诉讼。
然而,根据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七条规定,侦查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也不得设立鉴定机构。
这一决定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司法鉴定管理问题,规范了因部门利益导致的司法鉴定混乱现象,为司法鉴定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法律支持。
根据法律规定,侦查机关只能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鉴定机构,不得对外开展鉴定活动。同时,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也不能设立鉴定机构,以确保司法公正和行政公正。
然而,一些交通大队仍然违背法律规定,让当事人到不具备鉴定资质的公安机关法医中心进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导致败诉的案例时有发生。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的规定,伤残评定的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因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而何时为治疗终结?《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规定,治疗终结是指临床效果稳定,得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承认的时期。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和鉴定机构对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机掌握不一致。有的规定是自受伤之日起6个月,有的是3个月,还有的规定是1年甚至更长。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对于明显的伤害,从受伤之日起计算;对于当时未曾发现的伤害,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如果对方拒绝进行伤残鉴定,根据民事诉讼的原则,人民法院将无法认定其伤残等级,不会支持其相关诉讼请求。
医疗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保存相关病历资料,然后得出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接着依据条例规定计算赔偿基数,包括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最后计算赔偿总额,由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赔偿问题是处理医疗事故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相关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可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而当事人可自行选择调解所需的鉴定部门。委托鉴定需根据被鉴定项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伤残鉴定有严格时限规定,一般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开始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