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如何甄别民间借贷中的非法集资

如何甄别民间借贷中的非法集资

时间:2025-05-02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8511
最高法刑三庭:亲友圈集资是否属于非法集资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非法集资的社会性特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罗国良副庭长的解释,认定非法集资的必要条件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如果某人没有向社会公开宣传,而是在亲友或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那么这种行为不属于非法集资,因为集资对象具有特定性且限定于有限范围内。

警惕非法集资的六大陷阱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非法集资陷阱,需要引起警惕:

1. 假冒民营银行

以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为借口,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名称,以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的方式非法集资。

2. 非融资性担保企业非法集资

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一种方式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另一种方式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3. 以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为旗号的非法集资

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通过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高额预期回报的承诺,诱骗群众向指定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4. 以“养老”为旗号的非法集资

这种形式有两种突出表现。一种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和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举办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等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5. 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

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6. 假借P2P名义的非法集资

以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为幌子,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通过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结论

以上是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的非法集资甄别标准以及六种常见的非法集资陷阱。公众应当警惕这些陷阱,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免成为非法集资的受害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法律也适用于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情况。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非法集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希望其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涉及大量人数

  •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是怎么的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以及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包括严控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以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多方面治理和稳健应对。非法集资犯罪判决结果取决于具体触犯的罪状,如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数额越大,判决越重。

  • 律师,到达非法集资标准是多少钱

    非法集资的数额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个人和单位,分别给出了具体的非法集资数额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集资的量刑准则,指出不同犯罪类型的量刑有所不同,并受到案件具体金额、牵涉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探讨了动员员工以业主名义购买信托产品是否

  • 学校收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激后,应该怎么处理

    学校收取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缴后的处理流程。纪检部门将进行审查与清理,并依法追究所有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学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等。同时,纪检部门还需妥善保管和处理已收缴的非法集资款项,确保资金不流失或滥用。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单位犯罪应认定违法所

  • 所有的非法集资参与人都会被找到吗
  • 非法集资受害人不去报案有啥后果吗
  • 如何向国家举报非法集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