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只有被同时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才无选举权。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公民仍具有选举权。
无期徒刑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主刑,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可能终身服刑,相当于国外的终身监禁。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无期徒刑犯和有期徒刑犯在监狱中受到的管制基本相同。只要无重大违规,服从监管,无期徒刑犯一般服刑两年后可减为18-20年有期徒刑,有些甚至可以一次性减至13年。根据刑法规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而无期徒刑的刑期不能少于13年。因此,无期徒刑因犯人在狱中表现良好而减刑,而终身监禁则不会减刑,意味着罪犯将一生在监狱中度过。终身监禁的罪行比无期徒刑更严重。
中国对公民的选举权有严格的法律保障。一方面,我国选举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规定了选举的原则、组织、程序和方法,使选举制度得以法律化和条文化。这些法律不仅规定了选举权的剥夺、选民资格争议的申诉以及破坏选举行为的诉讼与制裁等重要问题,还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可以根据选举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选举的实施细则,以确保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于破坏选举行为,中国选举法专门规定了行政处分或刑事处分。具体包括使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妨碍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其他违法行为,以及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对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和报复。这些规定不仅在法律上保障了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保证了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不同刑罚情况下剥夺政治权利的计算与执行规定。对于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期限与管制期限相同;有期徒刑或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间不享有政治权利,但不计入刑期;死刑或无期徒刑附加剥
刑事案件中辩护人的必要性,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案件等特殊情况下的辩护人参与。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辩护人的范围和参与方式,包括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委托辩护人的情况、盲、聋、哑人或精神病人的案件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委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