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国家一直在实行打老虎的政策,就是为了防止官员利用职权进行受贿,但是受贿国家法律又是该如何进行处罚,以下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针对受贿的处罚进行介绍,希望大家针对受贿有所重视,能够对于这方面进行了解,有必要就来举报。
刑法第52条规定
根据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具体而言,罚金数额应与犯罪情节相适应。犯罪情节越严重,罚金数额应越高;犯罪情节较轻,罚金数额应越低。这是罪刑均衡原则在罚金裁量上的具体体现。
考虑犯罪人缴纳能力
刑法并未明确规定在裁量罚金数额时是否考虑犯罪人缴纳罚金的能力。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根据犯罪情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因素,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为了有利于判决执行,裁量罚金时应考虑犯罪分子的缴纳能力。
无限额罚金的最低数额
在无限额罚金的情况下,根据前引司法解释第2条的规定,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应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
贪污和受贿罪的刑罚
贪污数额较大的情形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贪污罪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一)贪污特定款物,如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六)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
受贿数额较大的情形
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受贿罪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一)多次索贿;(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三)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
贪污和受贿数额巨大的情形
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贪污罪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受贿罪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和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
贪污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贪污罪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受贿罪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和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
如果贪污或受贿数额达到三百万元以上,应认定为贪污罪或受贿罪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严重的挪用公款
如果使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巨大”。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情节严重”:(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罚金的特点
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
罚金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采取的一种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与没收财产类似。
只能执行个人财产
根据我国刑法原则,罚金与没收财产一样,只能执行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不能执行家属或后有的财产。
缴纳个人所有财产的一定数额金钱
罚金的范围限定在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上。如果犯罪分子没有钱款,可以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变卖、拍卖等措施,用所得款项抵扣罚金。
在判决生效后执行
罚金的缴纳是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进行的,属于刑罚的执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