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 > 登记离婚要符合什么条件,离婚协议书包含什么内容

登记离婚要符合什么条件,离婚协议书包含什么内容

时间:2024-10-0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459
离婚的最快方式就是采用协议离婚,但是这个协议离婚中对于离婚协议书的格式规范是比较严格的,那么自己要采用协议离婚的话要满足哪些条件?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登记离婚的条件

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根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离婚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 当事人必须是已经办理过结婚登记的合法婚姻关系当事人。如果是非法同居或事实婚姻,双方当事人无条件提出登记离婚。因此,没有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的申请人的离婚申请将不会被婚姻登记机关受理。

2. 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对离婚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精神状况正常、能够完全辨认其行为及其后果的公民被认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果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能由其代理人以诉讼离婚的方式提出解决婚姻关系问题。

3. 离婚申请书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承担法律后果。登记离婚的最重要条件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这种自愿行为排除了任何外界的阻挠和干涉,完全来自内心的自愿行为。因此,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递交申请并陈述理由。

4. 双方当事人必须就家庭共同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子女的抚养或对生活困难一方的帮助达成协议,并且自觉履行这种承诺。

5. 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提出登记离婚申请。离婚是家庭婚姻关系发生重大变更的法律行为,涉及到离婚当事人的各种权利,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活动。离婚申请不能由他人代理或代替,以确保真正维护当事人的所有利益。

离婚协议书的内容

离婚协议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离婚协议书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2. 子女问题

如果涉及子女问题,离婚协议书应包括子女与哪一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承担的子女抚养费用、支付方式和期限。

3. 财产分割

如果涉及共同财产分割,离婚协议书应明确归各方的共同财产的数量、价值,并附上清单。

4. 债权和债务

离婚协议书应明确共同债权和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5. 住房问题

离婚协议书应提供解决住房问题的方案。

6. 经济帮助

离婚协议书应包括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方式和期限。

7. 探望权

离婚协议书应明确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方式,以及另一方协助的义务。

8. 其他事项

离婚协议书应明确需要在协议中明确的其他事项。

9. 双方当事人的签名

离婚协议书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盖章或手印。

10. 制作时间

离婚协议书应注明制作的时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协议离婚的办理程序

    协议离婚的办理程序与办理时间。协议离婚需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明、结婚证及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等。办理流程包括提出申请、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签名确认及审查等步骤。协议离婚时间取决于夫妻双方是否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 离婚房产过户的流程和材料

    离婚房产过户的流程及所需材料。在离婚后,需先办理房产析产手续,再办理免征契税申请等手续,最终完成登记并缴纳费用。对于离婚房产过户给子女,协议离婚需准备离婚协议书、离婚证、离婚财产归属协议等,诉讼离婚则需准备法院判决书等。办理过程中涉及税类和费类费用,

  • 前夫再婚,女方是否能够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 自愿离婚所需材料

    自愿离婚所需提交的材料及办理程序。当事人需提交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介绍信、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照片以及离婚协议书。办理程序包括初审、受理、审查和登记(发证)四个步骤。离婚协议书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并包括子女抚养教育、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

  • 男方在女方引产后几个月之内能提出离婚
  • 财产分割诉讼的审理期限
  • 协议离婚的条件及办理手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