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免责事由 >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及其特征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及其特征

时间:2025-05-0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5580
合同中无效的免责条款是什么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指合同双方约定的,为了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未来责任的条款。在现代合同发展中,免责条款广泛存在,并具有以下特征:

1. 具有约定性

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合同组成部分,与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或履行不完全时免除责任的情况不同。当事人可以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中约定免责的内容或范围,例如约定"限制赔偿数额"或"免除某种事故责任"。

2. 提出必须明示

免责条款必须以明示的方式提出,任何默示的免责条款都是无效的。

3. 具有免责性

免责条款的目的是排除或限制当事人未来的民事责任。免责可以部分免责(限制)或全部免责(排除)。

免责条款的注意事项

各国法律一般规定,当一方拟制免责条款时,应给予对方充分注意的机会。例如,通过合理的印刷方式和位置,确保对方充分注意到免责条款,或者提供充分的提示。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流行格式合同的情况下,对于格式合同中不合理或不公正的免责条款,法律普遍认定该条款无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格式合同等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的权利。

免责条款的效力

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一般而言,经过充分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只要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且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承认其效力。然而,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是被禁止的。否则,将导致免责条款的滥用,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正常的合同交易。以下两种免责条款被认定为无效:

1.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

法律特别保护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从整体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责任,就等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形式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这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相违背。在实践中,这种免责条款通常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因此,本条禁止这类免责条款。

2.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我国合同法规定,免除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合同一方当事人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这是因为这类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存在,就意味着允许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同权益,这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违背。需要注意的是:

(1) 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

(2) 免责条款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才无效。换句话说,对于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不论当事人是否故意或重大过失,只要免除人身伤害责任,根据本条第一项规定,该条款应视为无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由一方预先制定并加入合同的,没有经过双方协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格式合同的名称和定义,格式合同具有重复使用性、预先拟定性和订立时的不可协商性等特点,其中不可协商性是最显著的特征。

  • 免责条款的成立条件

    免责条款的成立条件及其定义和特点。成立条件包括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以及格式合同中的说明义务。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旨在免除或限制未来可能的责任,其约定是事先的,且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生效。

  • 夫妻双方签订免责合同的法律效力

    夫妻之间签订免责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文章指出,在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情况下,夫妻双方签订的免责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如果涉及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是无效的。此外,夫妻可以通过约定约定个人财产归属情况,但必须经

  • 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首先,要求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协商一致。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等免受损害,并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并在格式合同中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内

  •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特点
  • 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 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