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析产是指家庭成员按血缘、姻缘关系另组建家庭并对原家庭的共有财产进行分割。由此而产生的纠纷就是分家析产纠纷。
家庭关系与共有财产的定义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及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有扶养关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家庭共有财产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共有可分为按分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按照各自的份额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家庭共有财产包括家庭成员的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图书、生产资料以及家庭合伙经营的财物、未分配的遗产等。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不是共有财产,如军人转业费、复员费、退伍费、伤、残、死的抚恤费以及赠送给个人的物品和家庭成员有约定属于个人的财物等。
调解家庭共有财产纠纷的基本原则
调委会在调解分家析产纠纷时应按照我国婚姻法和相关规定,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 只能分割家庭成员间共有的财产,不能对属于家庭成员个人的财产进行分割。2.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同等地承担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共有人不得未经全体共有人同意划分共有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3. 分家析产应优先照顾鳏寡孤独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和未成年人,并落实赡养、用,安排好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生活。4. 对共有物的分割不得损害物的经济价值。共有财产是可分物在分割后无损于物的使用价值的,可以进行实物分割;不可分割的物,共有人中有人愿意取得共有物的,可对其他共有人作价补偿;如共有人都不愿取得共有物的,可把共有物作价出售由共有人分割价金。5. 没有分配的遗产,只能属于有继承权的人共有,没有继承权的家庭成员,不是未分配遗产的共有人,原则上不能分得遗产。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或同意分给其他家庭成员,才可以作为共有财产参加分割。6. 原家庭承包的土地不属于家庭共有财产,在进行分家析产时,应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规定重新承包到人。但土地上的收获物仍属家庭共有财产,可以分割。7. 对原属家庭成员共同经营的生产资料,虽然是可分物,但应本着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实行按份共有的办法,共有人中有愿意取得的,可对其他共有人作价补偿,共有人都不愿取得的可作价出售,分割价金。8. 共有人对家庭的贷款、也有共同偿还的义务,在分割共有财产时,也要分摊贷、欠款。鳏寡孤独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和未成年人不负担偿还贷、欠款的义务。
调解家务纠纷的方法
家务纠纷的定义
家务纠纷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翁婿、妯娌等家庭成员之间因处理日常生活事务而引起的纠纷。
调解家务纠纷的重要性
家庭纠纷事情虽小,但影响较大,往往一人闹纠纷,全家不安宁,一家闹纠纷,四邻都担忧。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人们的情绪,给工作、学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家庭纠纷由小闹大,酿成自杀、凶杀事件,甚至引起闹丧、群众性械斗等恶性案件。因此,及时、有效地调解家庭纠纷,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解家务纠纷的基本原则
调委会在调解家庭纠纷时应根据不同纠纷,采用以下基本原则:1. 对于夫妻间因不平等相待而产生的纠纷,应向当事人讲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夫妻关系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尽管可能工作岗位不同,但都要平等相待。2. 对于由于不尊敬老人而产生的纠纷,应教育当事人尊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子女应尊重并负责赡养父母。3. 对于教育子女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的纠纷,应通过交流、解释等方式解决分歧,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4. 对于媳妇与公婆或女婿与岳父母之间的纠纷,应鼓励双方多交流、相互理解,尊重并关心对方的意见和感受。
调解家务纠纷的方法
调委会在调解家庭纠纷时应深入调查,访问每个家庭成员,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意见和要求。召开全体家庭成员会议,确定家庭的共有财产和个人财产,提出分家析产的具体方案,并征求家庭成员的意见。最后,拟制分家协议书。在工作过程中,调委会应注意事态发展,发现激化苗头时,要及时采取缓和矛盾的措施。如果调解不成功,应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