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追诉标准
时间:2025-06-06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十一条的规定,对于涉及容留他人吸毒罪(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案件,应当予以立案追诉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次数达到两次以上;
(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
(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而受到行政处罚后,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现行刑法对容留吸毒罪的处罚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界定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注意事项
1、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
贩卖毒品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毒品交易的牟利性,这与容留他人吸毒罪有根本区别。行为人无论是提供场所、吸毒器具,还是提供毒品,只要没有毒品交易行为,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然而,如果存在毒品交易行为,则容留他人吸毒罪和贩卖毒品罪可以并罚。
2、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注射毒品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行为人为自愿吸毒、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场所。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注射毒品罪是指行为人通过引诱、教唆、欺骗的手段使原本没有吸食、注射毒品意愿的人产生吸毒念头并实施吸毒行为。在客观方面,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表现为行为人提供吸毒场所。这种提供场所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提供场所可以有偿或无偿,可以是行为人自己的住所,也可以是其亲戚朋友或指定的其他隐藏场所。一般来说,行为人会专门为吸毒者准备某种比较固定的场所,例如利用住宅、居所或租赁他人房屋,或者饭店、宾馆、咖啡馆、洒吧、舞厅等营业性场所的经营、服务人员利用经营性场所容留他人吸毒。此外,航空器、轮船、火车、汽车的司机管理人员也可能利用交通工具容留他人吸毒。对于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提供吸毒场所的次数、人数以及提供时间的长短没有影响,无论容留几人、容留几次,以及容留多长时间,都可以构成该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中国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以及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处罚。根据不同情节的作弊行为,可以采取取消成绩、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等处理措施。同时,《刑法修正案(九)》对组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组织作弊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等处罚。文章还详
-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伪证罪客体要件仅限于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不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伪证罪的社会危害性取决于诉讼的性质。存在证据即可进行伪证罪的辩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伪证罪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伪证罪对国家司法秩序和当事人权利造成严重危害,其认定需区分与非罪的界限、与诬告陷害罪、包庇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如伪证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等,才应追究刑事责任。
-
吸毒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吸毒行为的法律定义和处罚措施。吸毒行为不被视为刑事犯罪行为,但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拘留和罚款。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可责令接受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特定情形,期限为二年。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以及未成年人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
寻衅滋事从犯的处理方式
-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