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 > 合同诈骗罪中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认定

合同诈骗罪中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认定

时间:2025-05-20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8312
对合同诈骗七种手法的认定

一、隐瞒真相的方式多样

在合同诈骗案件中,行为人通常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来实施犯罪。隐瞒真相的方式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采取行动,也可以是不履行告知义务。例如,行为人可以隐瞒合同的履行能力,导致对方受到欺诈。

二、案例分析

例如,甲以公司的名义与乙签订装修合同,乙根据合同规定进行了装修工程。然而,甲并没有资金来支付乙的报酬。甲没有履行告知义务,隐瞒了自己无法履行合同的能力。这种行为应当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因为甲通过隐瞒事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装修成果,并获得使用和收益,导致乙的财产受损。

具有因果关系的诈骗认定

一、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合同诈骗罪中的因果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欺骗手段导致错误认识,进而导致财物控制转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被害人先犯错误,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的错误来骗取财物,这可能会引发争议。

二、案例分析

例如,甲为了承揽某项工程项目,故意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资质,与乙签订合同并支付预付款或保证金。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工程。如果甲发现错误并纠正,而行为人知道对方的错误却不予协助纠正,反而通过自己的行为使错误继续存在和加深,这应当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部分履约的诈骗认定

一、行为人骗取更多财物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行为人为了骗取更多财物,会先履行部分义务以获取对方的信任,最终骗取他人的财物。然而,在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时,需要考虑行为人的行为趋向。

二、案例分析

例如,行为人在正常的合同履行中已经控制了他人的财物,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行为人突然不再履行合同,试图占有他人的财物。如果行为人只是履行了部分合同义务,并采取逃避追讨、逃避隐匿等行为,这时可以根据行为终结后的情况来认定行为人是否涉嫌合同诈骗。

“拆东墙补西墙”的诈骗认定

一、行为人连续多次实施合同诈骗

“拆东墙补西墙”是合同诈骗中的一种特殊情形,行为人通过连续多次实施合同诈骗并边骗边还的方式来获取财物。在认定合同诈骗时,需要注意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二、案例分析

例如,甲以他人公司的名义与乙签订煤炭购销合同,甲收到煤炭后低价出售,并用所得资金进行个人挥霍。之后,甲又以同样的方式与丙签订煤炭购销合同,并从丙处骗取的货款部分归还给乙,以继续满足个人的挥霍。这种连续多次实施合同诈骗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合同诈骗罪,每次诈骗的事实和内容都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借鸡生蛋”的诈骗认定

一、以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

“借鸡生蛋”式的合同诈骗通常指单位或个人通过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与自己签订合同,并将对方给付的货款、预付款挪作他用,长期占用后再归还。

二、案例分析

例如,甲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食品购销合同,甲公司将食品发送给乙公司后,乙公司却长期占用资金,导致甲公司陷入困境。这种“借鸡生蛋”式的合同诈骗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不被认定为犯罪,因为不存在非法占有。然而,如果个人公司与国企或外企之间发生类似情况,有时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这取决于主体、资金、履行合同能力和回笼资金等因素的判断。

责任转移的诈骗认定

一、责任转移是逃避法律责任的一种表现

合同诈骗中的责任转移是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将原非法行为转移为合法行为的一种方式。行为人试图通过转换形式来合法化非法的合同行为。

二、案例分析

例如,甲冒用他人公司的名义与乙签订供销合同,甲收到货物后对外销售并收回资金,但只支付了部分款项给乙。之后,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与乙签订了补充协议,将原公司的债务转移到新成立的公司。这种责任转移行为应当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因为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转换形式的合法化只是一种退赃形式,并不能改变原有的合同诈骗性质。

“一女多嫁”的诈骗认定

一、利用工程项目或订单骗取财物

“一女多嫁”形式的合同诈骗主要指行为人利用合法或虚假的工程项目或加工订单,与多个当事人签订合同,并获取大额定金和预付款的行为。在认定合同诈骗时,需要从事实和证据出发,基本上可以查明行为人的犯罪目的。

二、个别案件的问题

在个别案件中,行为人可能持有合法的工程项目和加工订单,与多个无资质、无能力的当事人签订合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是受托人的过错问题,其次是行为人是否存在罪过的问题。在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和意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登记审查方式的确立

    房屋登记审查方式的确立问题。在确立审查方式时,应考虑公平因素和效率因素。我国应采取“契约公证+实质审查”模式,既进行形式审查,又对有合理怀疑的申请进行实质审查。此外,房屋登记存在的问题包括登记主体不统一、登记程序不规范以及房屋权属登记的内容不具体等。

  •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 合同诈骗罪中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认定

    合同诈骗罪中的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行为,详细分析了行为人在诈骗过程中的各种隐瞒真相方式、因果关系的特殊性、部分履约的诈骗手段以及“拆东墙补西墙”、“借鸡生蛋”、责任转移和“一女多嫁”等特殊形式的合同诈骗行为的认定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合

  • 对一般合同诈骗手段的辨别

    合同诈骗手段的辨别,主要介绍了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具有因果关系的诈骗、部分履约的诈骗以及“拆东墙补西墙”的诈骗等几种常见诈骗手段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合同诈骗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指出行为人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不履行告知义务等行为应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 无建筑资质的包工头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 担保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如何划分
  •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