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条件 > 长期分居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长期分居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5-0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67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夫妻双方连续分居满两年的,是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离婚要处理共同财产分割,那么长期分居离婚财产如何分割?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长期分割造成感情破裂的,双方可以协商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如果一方要求离婚,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经过调解后感情确实已经破裂,调解无效,那么应当准予离婚。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

  1. 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2. 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 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 夫妻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应当准予离婚。

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并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此外,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夫或妻享有的权益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分居的法律界定及相关问题

1、分居的要件

目前法院认定的分居是指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分开居住,并且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包括性生活等。如果不是因为感情不和而分开居住,而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工作地点原因,或其他客观原因,那就不符合法律上的分居要求。例如,一个人工作在北京,另一个人工作在上海,如果一方提出已经分居两年并提出离婚,由于工作地点的因素,法院很难认定构成婚姻法上的分居。

2、夫妻常年异地居住的法律意义

许多人对于夫妻常年异地居住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分居存在疑问。在法律上,并不一定将夫妻常年异地居住视为法律意义上的同居。法律上的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因为感情不和而不存在性生活的共同居住,并且互相不履行夫妻义务。

3、同居但不履行义务的法律界定

如果夫妻同住一套房,但不同床睡,且感情不和,不履行夫妻间相互的义务,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分居?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在开庭时很难认定是否属于同居。例如,一方否认分床睡,另一方无法证明分床事实或没有性生活事实,因此法院难以认定为分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房贷增值部分分割法律规定

    离婚时房贷增值部分的分割法律规定。当双方对房产价值和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竞价、评估机构按市场价评估、拍卖等方式。对于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产,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判决其使用,而非归属。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应适用司法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协议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在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后生效。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财产分割争议,应适用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一方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协议离婚中不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规定,男女双方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要

  • 婚前房产婚后能增加所有权人吗

    婚前房产婚后能否增加所有权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财产拥有者的同意下,可以在婚后将另一方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但需缴纳契税并遵循当地房管部门的要求。婚前房产的归属情况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婚前个人购房、婚后购房等情况。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分割。

  •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后需要分割,双方应平等享有共同财产所有权。财产分割可通过协议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情况可协商处理。共同财产来源包括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财产,但个人特有财产除外。对于稿费等特殊情况,

  • 离婚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
  • 离婚时黄金首饰的财产分割问题
  •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