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97条的规定,犯罪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首要分子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如果一个人仅仅从事一般合伙犯罪而不是集团犯罪或者聚众犯罪,即使他起着主要作用,也只能被视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而不符合刑法对首要分子的定义。犯罪集团是指由3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犯罪集团具备以下特征:
与集团犯罪相比,聚众犯罪是临时性地将众人聚集起来进行某一项犯罪活动,不具备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但纠集的人数较多,实施的犯罪危害性很大。
首要分子必须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所谓的“组织”作用,主要表现为首要分子将其他犯罪分子组织在一起成为相对固定的犯罪集团,或者在聚众犯罪中将其他犯罪人纠集在一起进行犯罪活动。所谓的“策划”作用,主要表现为首要分子确定犯罪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方法等。而“指挥”作用则表现为在犯罪的各个阶段,指使、命令其他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
犯罪集团的成员至少要有三人以上,两人无法构成犯罪集团。在实际案件中,许多犯罪集团的人数远超过三人,有的只有五六人,有的甚至达到数十人或百余人。因此,这里所说的三人以上只是构成犯罪集团的最低限度。
所谓的“固定”指的是重要成员固定或者基本固定,犯罪的组织形式相对稳定。犯罪集团中有首要分子和一般成员,首要分子领导和指挥一般成员进行犯罪活动。一般成员以首要分子为核心,结合紧密。在实施一次犯罪之后,犯罪集团的组织形式仍然存在,不断进行某种或几种犯罪活动。但是,犯罪集团的构成并不以实际实施多次犯罪为条件,只要可以确定各成员是为了进行多次犯罪活动而较为固定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实施犯罪,即使还没有实施一次犯罪活动,也不影响犯罪集团的成立。
犯罪集团的成员基于共同实施某种或几种犯罪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这是区分犯罪集团和一般共同犯罪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一些人只是为了追求低级趣味或出于某种陈规旧俗,经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散布落后言论,甚至从事一些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活动,不能被认定为犯罪集团。
犯罪集团由于人多势众、犯罪时间长、作案次数多、犯罪气焰嚣张、横行无忌、手段凶残,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继续犯罪的危险性都非常严重,一直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
中国刑法中从犯的概念和分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对于从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的危害性较轻的原则。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刑期取决于运输毒品的类型和数量。数量较大可能判死刑;数量较多判七年以上;数量较少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将受到严厉处罚。多次犯罪数量累计计算。
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分子的分类,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主犯是共同犯罪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需承担全部罪行;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处罚较轻;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根据情节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教唆犯则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介绍了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分类。正犯是指在侵害结果或危险结果的发生中起支配作用的犯罪分子,不仅出现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主犯、犯罪集团、从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