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 > 中国律师作证豁免权的争议和现状

中国律师作证豁免权的争议和现状

时间:2025-03-0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7511
对于律师豁免权大家可能都不是很了解,通俗的来说就是律师在其参与的案件中得知的当事人的秘密可以拒绝作证的权利。那么律师作为一个特殊身份,究竟可不可以拒绝作证呢?对他本身而言有没有什么影响呢?律师豁免权体现在那些方面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中国,关于是否应当赋予律师作证豁免权的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律师界、司法界和立法界的激烈争论。尽管《律师法》和新《刑法》的起草过程中曾经对此进行了讨论,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律师作证豁免权。然而,随着律师因办理刑事案件而遭受无端拘留、逮捕甚至判刑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刑事案件律师参与率的逐年下降,是否应当赋予律师作证豁免权的问题再次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和司法问题。

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作证豁免权

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作证豁免权。由于大部分法律职业人员经过多年的法律教育,对律师作证豁免权有一定的认识,并在工作中相应地处理相关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不一致,无法协调处理相关问题。

尽管中国法律没有直接规定律师作证豁免制度,但仔细研究法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律师作证豁免权的精神。

律师职责的规定

首先,《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律师的职责,要求律师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这一规定,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没有提出证明被告有罪或罪重的职责,因此律师应当免除在诉讼中提供这些证明的义务,并保守在职务活动中知晓的当事人不愿透露的有关秘密。

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义务

其次,根据《律师法》和《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的规定,律师有保守职业秘密的义务。这一义务正是律师作证豁免制度的重要方面。

律师在证人制度中的地位

最后,在刑事诉讼中,律师如果具有证人身份,他应首先成为证人,并有作证的义务。因此,在同一案件中,律师不能同时担任证人身份。然而,对于律师知晓的职业秘密能否在不同的案件中担任证人身份,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

律师作证豁免权的不完善之处

尽管律师作证豁免权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仍然存在以下不完善之处。

法律规定的不完善

首先,尽管法律规定了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义务,但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律师作证豁免权。这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相矛盾。

证人拒绝作证权的缺乏

其次,在证人制度中,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包括律师作证豁免在内的证人拒绝作证的权利。

包庇罪责的不明确

再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免除律师拒绝提供职业秘密时的包庇罪责条款。

律师在不同案件中的证人身份

最后,司法实践中虽然承认律师在同一案件中不能同时担任证人身份,但对于律师在不同案件中知晓的职业秘密是否能担任证人身份并没有规定。

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构建中国的律师作证豁免制度。

  1. 修改证人制度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包括律师在内的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
  2. 修改包庇罪的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司法机关不能以包庇罪追究相关人行使豁免作证权的责任。
  3. 明确规定职业秘密的范围和限制。
  4. 规定律师作证豁免权的违反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5. 修改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明确律师在与被羁押人会见或通信时,享有要求其他第三人不得在场或不被检查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诉讼期间的计算方法

    诉讼期间的计算方法,包括从诉讼行为开始后的时间计算、节假日的处理、期间耽误的处理以及申请期间顺延的程序。规定旨在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避免路途过长或节假日等因素导致权利丧失。对于耽误期间的情况,当事人需根据情况向法院申请顺延,顺延期间只能补足实际耽

  • 辩护与代理的比较

    辩护人与代理人在诉讼中的比较。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委托人利益而参与诉讼,但在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权限范围和活动名义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任务是反驳控方控诉并证明嫌疑人无罪或罪轻;而代理人则依附于被代理人,

  • 中国律师作证豁免权的争议和现状

    中国关于律师作证豁免权的争议和现状。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已获一定程度豁免权。通过律师职责规定、保守职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在证人制度中的地位等方面体现。然而,仍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证人拒绝作证权缺乏、包庇罪责不明确以及在不同案件中证人身

  •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对于特殊案件,如发生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过批准,可以延长

  • 刑事申诉的时间限制问题
  • 检察院终止刑事申诉复查后的程序
  • 未经批准建房被征收,是否会补偿安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