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利用 >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时间:2025-04-2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7999
网络发展给个人、企业等也带来了很多的红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就会利用网络来侵犯了一些企业的权益,导致给企业直接带来了经济损失等等。那么,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为了避免企业在网络上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以下是一些建议:

1、提高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的网站编辑、文案人员和美工应当提高对著作权侵权风险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签订合同

如果企业的网站需要使用他人的作品,应当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与其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如果无法确定著作权人,应尽量避免使用该作品。如果必须使用,应注明出处,并说明作者的联系方式以便支付稿酬。

3、要求投稿人声明著作权合法性

在投稿须知中,应要求投稿人声明其作品的著作权合法性,并对其作品负责。

4、审查稿件的独创性

对于收到的稿件,应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以确认其独创性。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比对,以防止剽窃行为的发生。

5、与作者协商一致进行修改

如果对作品进行实质性的修改,如更改名称、修改内容、删节或增加辅助文等,应与作者协商一致,并最好取得作者的书面授权。

6、妥善处理权利人的撤稿声明

如果网站或自媒体上使用的作品收到权利人的撤稿声明,应慎重对待,并及时与投稿人联系以确定权属。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条件地使用相关作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使用作品,无需著作权人的许可,也无需支付报酬,但必须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一) 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

可以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

(二) 介绍、评论或说明

可以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用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

(三) 新闻报道

可以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用于报道时事新闻。

(四) 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文章

可以刊登或播放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必须排除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情况。

(五) 公众集会上的讲话

可以刊登或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必须排除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情况。

(六) 学校教学或科学研究

可以翻译或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 国家机关执行公务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可以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 文化机构保存和展示作品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为了陈列或保存作品的需要,可以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 免费表演

可以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但表演不能向公众收取费用,也不能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 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

可以对设置或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或录像。

(十一)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的出版

可以将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汉语言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 盲文出版

可以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编成盲文进行出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伪书侵权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伪书侵权案。原告指控被告文化艺术出版社冒用其名义制作并出版了一本名为《悬崖边的辩护》的书籍,同时被告图书大厦销售该伪书也构成侵权。被告辩称获得原告同意并由传记作家石X编写该书,不构成侵权。法院追加石X为共同被告,案件待进

  • 网络游戏侵权纠纷: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案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

  • 音乐许可合同

    音乐许可合同的主要内容。甲方拥有特定音乐作品的全部版权,与乙方(合法资质网络运营方)签署合同,授权其在特定网站以在线播放、下载方式传播该音乐作品,包括音频作品和手机彩铃。合同规定了许可使用方式、性质、期限和区域,并明确乙方不可再授权或分许可他人使用。

  •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 著作权申报流程
  • 软件著作权变更申请的材料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