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证据 > 离婚案件举证要点包括哪些

离婚案件举证要点包括哪些

时间:2023-12-13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949
离婚案件举证要点

当事人自然情况的证据

1. 身份证明

包括户口本、居民身份证、结婚登记书、复婚证。

2. 离婚相关文件

包括离婚证、人民法院判决书、调解书。

3. 劳改、劳教单位的证明

包括劳改、劳教单位出具的证明信。

4. 代理人的证明

如果有代理人的情况,需要提供代理人身份的证明和代理事项、权限、期限、形式的委托书。

当事人婚姻基础方面的证据

1. 婚前相识、相恋的证据

包括当事人的自述和介绍人的证言。

2. 有关物品、信件的证据

包括与婚姻相关的物品、信件等。

3. 包办、买卖婚姻的证据

包括证人的证言。

4. 婚后情况的证据

包括当事人的自述和邻居的证言。

证明感情破裂无和好可能的证据

1. 草率结婚的证据

包括当事人的自述和知情人的证言,以及婚后仍无感情的陈述。

2. 虐待对方亲属的证据

包括虐待行为的事例和相关人员的证言。

3. 骗婚的证据

包括证明一方骗婚的证据。

4. 包办、买卖婚姻的证据

包括包办、买卖婚姻的事实、证言和物证。

5. 违法行为的证据

包括人民法院对一方的重婚认定法律文书,通奸、赌博、酗酒的证明,以及一方被判长期徒刑的判决书。

6. 失踪的证据

包括公安机关对一方失踪的证明,人民法院对一方失踪的判决书。

7. 禁止结婚的疾病的证明

包括县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患有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的诊断书。

8. 分居的证据

包括婚后分居的证明。

9. 其他证明感情破裂的证据

包括其他能证明感情破裂的证据。

证明离婚财产的证据

1. 财产来源的证据

包括双方各自财产的来源证据,以及财产取得时有关证人的证言。

2. 共同生活期间取得财产的证据

包括共同生活期间取得财产的证据。

3. 子女财产的证明

包括子女各自财产的证明。

4. 房屋产权的证明

包括房屋产权的证明、合资建房的证据和证人的证言。

5. 债务的证据

包括个人债务及家庭债务的证据。

证明子女抚养能力的证据

1. 经济收入的证明

包括双方的经济收入证明。

2. 教育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证明

包括双方教育水平的证明和生活环境优劣的证明。

3. 抚养费的参考材料

包括确定抚养费的参考材料。

女方怀孕期间或分娩后一年内男方起诉离婚的证据

1. 怀孕的原因

包括通奸怀孕、淫乱或卖淫怀孕、非法与他人姘居或重婚怀孕的证据。

2. 分娩后一年内下落不明的证据

包括分娩后一年内下落不明的证明。

对判决不准离婚或调解和好的情况下再次起诉离婚的证据

1. 被告患有精神病的证明

包括被告患有精神病且无法治愈的医院证明。

2. 被告因犯罪被判刑的证据

包括被告因犯罪被判刑的判决书。

3. 被告与他人通奸或淫乱、卖淫的证据

包括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或有关人员的证言,以及被告的陈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案中对一方出轨行为的认定

    离婚案中如何认定一方的出轨行为。一方面,出轨行为包括当庭承认或证据证实的形式,分为精神出轨和身体出轨两种类型。另一方面,根据法律规定,出轨行为并不一定构成法定离婚条件,但如果一方有婚外情导致离婚,法院会考虑将其视为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给予适当少分。

  • 离婚财产分割策略

    离婚财产分割的策略。在起诉前调查对方财产并扩大共有财产范围,是重要的分割策略之一。举证对方损害共同财产或存在过错,可以争取多分财产。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对财产分割有积极影响,并可争取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在协商中唤起对方的道德感和对孩子的责任感,争取对方

  • 哪些证据可证明同居基本情况

    证明同居基本情况的各种证据。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证明配偶与第三者婚外情的证据,以及配偶亲口承认的书面材料和邻居、朋友的证言等。在取证过程中应遵循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权利,并咨询专业律师的建议。

  • 当事人提交证据的要求

    当事人在起诉或应诉时提交证据的要求。包括提交证据的形式、分类和装订要求,以及涉及境外证据和外文证据的特殊规定。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和要求,举证期限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以及申请鉴定时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 诉讼离婚时如何获取对方存在第三者的证据
  • 如何搜集证据证明配偶有外遇
  • 律师被行政拘留的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