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时间:2025-03-2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0303

《条例》的角度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主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医患纠纷中的医疗事故进行了规定。具体来说,该《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赔偿范围和标准,以及如何进入司法审判程序。法院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应当参照执行该《条例》。

《民法通则》的作用

然而,法院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不仅限于《条例》的规定,而是以《民法通则》为主要法律规范。《条例》虽然符合《民法通则》基本法的精神,但它属于行政性法律规范,不属于民事实体法律规范。因此,《条例》只对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进行赔偿,只是纠纷发生的行政调解解决纠纷的手段之一。大量的医疗纠纷案件仍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因此,《民法通则》作为基本法,其调整的范围应涵盖医疗损害赔偿。

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

赔偿原则

按照民法一般原理,有损害即有赔偿,即“实际损失实际赔偿”。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参照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都是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确定赔偿范围的法律依据。

《条例》的具体规定

新的《条例》对赔偿项目和标准做了具体规定。例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废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都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相同,充分体现了直接赔偿的原则。

有关医疗责任的认定

对医疗事件的认定

医疗事件指的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中,不属于针对患者采取治疗手段而导致的人身损害。有些医疗损害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确实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应按照民事侵权赔偿的一般原则进行处理。

对医疗意外与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认定

医疗意外是指医务人员难以预料和防范的损害后果。它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医务人员已经尽到了充分的注意义务,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了严格谨慎的操作,但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或病情特殊而导致了损害后果。例如,患者对青霉素皮试阴性,按照常规剂量注射后仍然发生了过敏性休克,这是由于患者特殊的过敏体质引起的,属于医疗意外。二是损害后果的发生是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难以防范的。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应当免除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许多治疗方式都存在并发症的风险,但是有些并发症可以通过正确选择操作方式、谨慎规范的操作和适当的治疗与术后护理来避免。只有少数并发症是难以避免的,例如腹部有菌手术后发生肠粘连,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胃溃疡后发生倾倒综合症等。对于被认定为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医院应当免除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的分类

    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的分类及相应的管理规定。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事编制主要分为普通事业编制、工勤事业编制和挂靠事业单位的企业员工三类。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建立合同关系,对于旷工和考核不合格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处理规定。在新聘用工作人员时,应当面向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虐待同居人的法律责任

    中国刑法对于虐待同居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根据同居人是否属于家庭成员,虐待行为可能构成虐待罪或故意伤害罪。同时,也讨论了非法同居关系的认定及相关法律处理。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未办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只能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 什么是编外人员
  • 办理结婚证需要准备什么,怎么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