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无论侵权行为造成的是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还是精神损害,都必须以财产赔偿作为唯一方式,不能采用其他形式的赔偿。确立财产赔偿规则的目的有以下三点:
财产赔偿规则的确立,意味着所有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必须以财产的方式进行赔偿。在处理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时,必须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体现等价有偿的原则。受害人获得的赔偿应当恰好能够填补实际损失,既不能赔偿不足,也不能让其不当得利。同时,判决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应与其造成的损害相适应,不能让其负担过重的赔偿责任。
过失相抵是在损害赔偿中,基于双方都有过失的情况下,减轻加害人赔偿责任的规则。过失相抵原则同样适用于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侵权行为法中,与有过失曾被称为混合过错,大陆法系侵权法称之为与有过失,英美法系则称之为共同过失。混合过错的概念源于前苏联民法理论,但这种概念无法概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行为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况。
全部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侵权行为加害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大小应以行为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为依据,进行全部赔偿。换句话说,赔偿金额应当以实际损害为限,损失多少就赔偿多少。
全部赔偿原则是基于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即补偿财产损失。因此,以全部赔偿作为确定赔偿责任大小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合理的。在适用全部赔偿原则时,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损益相抵,也称为损益同消,是指在确定赔偿责任范围时,赔偿权利人应将因同一原因获得的利益扣除,然后由赔偿义务人赔偿剩余差额的规则。损益相抵的法律特征包括:
构成损益相抵的要件包括:
损益相抵的计算和折抵方法有以下五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
医疗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包括财产赔偿原则、过失相抵原则、全部赔偿原则和损益相抵原则。财产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唯一方式;过失相抵原则适用于双方都有过失的情况;全部赔偿原则要求以实际损失为限进行赔偿;损益相抵原则要求在确定赔偿责任时扣除赔偿权利人因同一原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原则: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损害赔偿,机动车方负无过错也要负损害赔偿责任,对人身损害除赔偿财产损失外还应赔偿抚慰金,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害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
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医疗事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问题,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医疗单位应该对损害赔偿金额设定上限,以限制其责任范围。另一种观点认为,医疗单位应该对损害赔偿承担全部责任。同时,对于责任主体、归责原则等问题也存在争议。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对于受害人为恢复权利、减少损害而支出必要费用的情况,可以要求全部赔偿。全部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依据行为所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大小确定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人身损害的侵害行为,应当赔偿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