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表兄妹结婚27年欲离婚 法院判婚姻无效

表兄妹结婚27年欲离婚 法院判婚姻无效

时间:2020-05-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222
很多人都知道,近亲属不能结婚,但浙江嘉兴南湖区有一对表兄妹,“结婚”27年,期间还生育了一个儿子;就在今年5月,双方因性格不合,闹上法庭要离婚。不过,这段“婚姻”近日却被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宣告无效。接下来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表兄妹结婚27年欲离婚法院判婚姻无效

家住南湖区凤桥镇一乡村的吴某和蔡某,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甚是要好。吴某的父亲和蔡某的母亲是同胞兄妹,也就是说,吴某和蔡某是一对表兄妹。看到他们整日形影不离,家人便产生了“亲上加亲”的念头。

1986年,双方订立了婚约关系,1988年双方在农村举办了婚宴,2年后还生育了一个儿子。

但没想到这对表兄妹的“婚姻”,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开始因为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和争执。2005年开始,双方索性开始分居。

无休止的争吵,加之多年的分居,今年5月,煎熬了27年的“婚姻”双方都再也无法忍受,便选择通过诉讼来了断。

庭审中,承办法官无意间发现了吴某和蔡某的表兄妹关系,双方也都承认。

因双方系表兄妹关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婚姻关系应属无效;因此,原告吴某将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请求变更为宣告婚姻无效。

律师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7条规定了禁止结婚的两种情形,包括: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这里的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的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这里的旁系血亲是指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出于同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现将其亲属称谓列举于下:(一)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同母的全血缘的兄弟姐妹,以及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半血缘兄弟姐妹;(二)伯、叔、姑与侄、侄女,舅、姨与甥、甥女;(三)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0条规定了四种无效婚姻的情形,即男女一方或双方有如下情形结婚的都属于无效婚姻:(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本案中的当事人就是表兄妹关系,属于禁止结婚的旁系血亲。

禁止在一定范围的血亲结婚,是世界各国结婚立法的通例,反映了自然选择规律的要求,具有优生学、遗传学上的科学根据。对于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无效婚姻,由婚姻当事人及当事人的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上诉。对于财产分割和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可以调解,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案件

    离婚案件中的各项证明材料要求。包括婚姻关系证明、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子女情况、家庭财产及债权、债务、双方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证明材料的提供。同时,对于扶养案件、赡养案件以及收养案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离婚过程中,这些证明材料是处理离婚案

  • 法律如何认定婚姻关系破裂

    婚姻法规定的婚姻关系破裂的认定以及离婚的法律流程。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时,应准予离婚。文章详细描述了去法院起诉离婚的流程,包括起诉、立案、案件移交、调解和判决等步骤。此外,还介绍了最新资讯中的新《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

  • 婚内财产转移对离婚的影响(《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婚姻法失效背景下离婚中财产转移的影响,并介绍了起诉离婚的条件和证据要求以及调解和无效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处理一方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措施、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以及民法典对离婚的影响和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再次离婚诉讼情况。

  • 婚姻关系是否能自动解除

    婚姻关系的解除并非自动发生,需通过法院提起诉讼并等待宣判。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包括重婚、家庭暴力、赌博等恶习、分居等情形。其中分居满两年离婚需同时满足夫妻双方互不履行夫妻义务、分居因感情破裂导致、经过调解没有

  • 老公意外残废能否离婚?
  • 婚前协议写必须离婚有效吗
  •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