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案件中,丈夫为了“稀释”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恶意串通,签订一份55万元的假借款协议,并提起官司。然而,法官揭穿了他们的诡计。南宁市中级法院于3月12日对原告和被告各处以1万元罚款。如果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试图通过诉讼或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黄某与李某在离婚过程中,黄某与鲁某恶意串通,订立了一份55万元的虚假借款协议。鲁某向南宁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声称该借款发生在黄某与李某夫妻存续期间,因此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要求黄某与李某共同偿还。
法官在审查案件相关证据后,确认黄某与鲁某之间并不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鲁某提起诉讼的目的是通过诉讼确立黄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债务,以“稀释”黄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法院依法驳回了鲁某的诉讼请求,并对鲁某和黄某提起的假诉讼分别处以1万元罚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类似黄某、鲁某这样的假诉讼案件越来越多。
去年初,南宁市良庆区法院审结了一起类似案件。该案涉及假诉讼的当事人为两兄弟。哥哥与妻子闹离婚期间,弟弟将哥哥告上法院,要求分割双方共有的一栋楼房。随后,哥俩达成协议,弟弟仅支付2万元补偿给哥哥后,整栋楼房就归弟弟所有。嫂子得知此事后,认为是虚假诉讼,并要求撤销调解书。经过3年的纠葛,法院最终撤销了调解书,并重新分配了房产。
在该案中,假诉讼当事人并未受到处罚。
据法官介绍,由于《民事诉讼法》在2013年之前并未明确规定双方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的情况,因此法院在确认虚假诉讼后只能以行为无效为由驳回诉讼请求,难以对恶意串通的当事人进行民事制裁。
然而,2013年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专门新增了条文,明确规定对当事人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的处理方式。即在驳回诉讼请求的同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刑法还未对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确定具体罪名。法院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定诈骗罪、伪造证据罪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熙提出要增设“虚假诉讼罪”。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民事诉讼法》第115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离婚案件中的各项证明材料要求。包括婚姻关系证明、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子女情况、家庭财产及债权、债务、双方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证明材料的提供。同时,对于扶养案件、赡养案件以及收养案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离婚过程中,这些证明材料是处理离婚案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及条件。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有追偿权,且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时主观上不能有过错,否则不能向主债务人追偿。如果保证人在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而没有主张时清偿了债务,则不能再向债务人追偿。具体问题应咨询专业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问题。在我国,债务的追讨时效一般为三年,保证人的责任是在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内。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限,一旦诉讼时效已过,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同时,债权请求权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诉讼时效,如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
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行使追债权的法律依据。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中的债权并向债务人追讨债务。继承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追债权,但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在债务人死亡后,如果继承人尚未确定,债务人可以选择将借款提存或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债务并不因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