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属于解除夫妻身份关系的案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根据身份关系不得代理的原则,离婚诉讼只能由婚姻当事人本人亲自进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
关于离婚案件是否可以适用缺席判决,法律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除非本人无法表达意志,否则仍应当亲自出庭。特殊情况下,如果确实无法出庭,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而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通过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给下落不明的当事人。
此外,根据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其法定代理人应当到庭,如果法定代理人无法到庭,人民法院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其他离婚案件一般不得适用缺席判决。
离婚诉讼中孩子抚养权的改判问题。一审抚养权判决基于孩子年龄和双方条件,在二审中改判可能性较小,除非有有力证据。具体规定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保障子女权益是审理原则。双方需收集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和对孩子成长的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判决房屋使用权时,不会确定所有权归属。对于婚姻期间购买的房屋,无论产权是否完全,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可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对于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出售和分配需按国家和单位比例进
离婚诉讼中的各项请求,包括判决离婚、孩子抚养及抚养费承担、对方抚养时的探望权、财产分割、经济帮助和损害赔偿等。文章还提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符合法定离婚情形。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原告应做好的准备,如咨询律师、保存有效证件和财产凭
离婚调解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中的作用。离婚调解是诉讼的必经程序,目的是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伦理道德,促进当事人互谅互让。调解过程中要坚持自愿和合法原则,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判决。调解有利于妥善处理离婚案件,减少纠纷恶化和法院执行工作。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