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明确表示放弃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形。
当事人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形。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未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形。
当事人在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形。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夫妻一方因过错导致婚姻家庭关系破裂,在离婚时应对无过错一方所受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修正后的婚姻法增设了离婚时的损害赔偿制度,当一方的过错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
财产损害是指过错方对无过错方财产权益造成的损害,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实际损失指现有财产和利益的减少,可得利益的损失指无过失方应得到或能够得到但未得到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损失不包括扶养请求权,因为扶养是以夫妻身份的存在为前提,离婚后一方若有困难,可请求有负担能力的一方提供财产上的资助。
精神利益的损害主要指侵害了受害人的精神利益,包括姓名、肖像、名誉、荣誉、贞操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人身利益所造成的精神利益的损失。
婚外情证据的效力问题。有效的婚外情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真实的照片、捉奸在床的证据等。间接证据如电话记录、短信内容等也可以作为证据。当事人应注意合法取证,比如在自己家中拍摄的照片较容易被法院采信。同时,无过错方在取证时应量力而行,并避免侵犯他
离婚赔偿的相关问题,指出离婚赔偿与结婚时间长短无关,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有过错。离婚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只有在对方存在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时,才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如果婚姻中一方出轨导致离婚,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赔偿。赔偿金额的确定将根据过错方的过错行为对无过错方造成的损害程度来进行评估。《民法典》列举了导致离婚的几种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
离婚赔偿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无过错方所遭受的精神伤害和痛苦程度、过错方的损害情节和过错程度,以及双方结婚年限和婚后感情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91条和第1092条的规定,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