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如果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则必须如此执行。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详细说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
如果委托书的授权内容不明确,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而代理人则负有连带责任。
如果委托代理人需要将代理事项转托给他人代理,必须事先获得被代理人的同意。如果未事先获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代理人应当及时告知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代理人对转托给他人的行为负有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情况除外。
委托代理的终止可以出现以下情形:
(一)代理期间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五)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的终止可以出现以下情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二)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
(三)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五)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因其他原因消灭。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劳动仲裁委托代理人的相关规定。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两名代理人参加,但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代理人可以是律师、近亲属、社会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等。当事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人的权限。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