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 > 政府强行进入林地施工的法律处理方式

政府强行进入林地施工的法律处理方式

时间:2025-04-06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9999
林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资料,承包者可以取得林地的经营权,并且向林业部门申领林权证,申领了林权证后,承包者的林权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有林权证政府要强行进入林地施工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行政复议保护林权

如果合法的林权被政府强行征用或破坏,林权所有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1. 向公安机关报案;

2. 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包括:

1. 不服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2. 不服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如限制人身自由、查封、扣押财产等);

3. 不服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

4. 不服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

5.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

6.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

7.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8.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证书或办理审批、登记等事项,但行政机关未依法办理;

9.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但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

10. 申请行政机关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但行政机关未依法发放;

11.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二、林地承包权的继承

根据《最高院农村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林地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继承人有权请求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处理林地继承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林地继承的发生:林地在家庭成员承包期间内不发生继承,但林地承包收益权和树木可以继承。

2. 林地继承的期限:林地承包人的继承人继续承包权须以承包合同在履行期内为前提条件。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一定顺序继承,继承人不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还包括外嫁女和在城市生活居住的法定继承人。在承包合同期内,继承承包的居民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程序办理批准、登记手续。

3. 其他方式承包的林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林地,如果承包人死亡或承包主体消灭,其继承人或有权利义务承受者可以继承承包。

三、林地承包的期限

我国草原承包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6.9%,集体林地已承包到户的比例为70%,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的59%。对于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我国法律和政策并未明确规定。

国家政策原则上规定,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草原实行五十年的承包期,林地的承包期一般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由于草地和林地的特殊性,农村土地承包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实际做法,规定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楼顶空间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新《民法典》关于楼顶空间所有权归属的问题。新法规定楼顶空间属于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归属于全体业主共有。这与旧法规定相一致,但新法更加强调了建筑区划内其他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归属问题。

  • 政府强行进入林地施工的法律处理方式

    政府强行进入林地施工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林权保护、林地承包权的继承及承包期限的相关内容。对于林权所有人,可通过行政复议保护自身权益。林地承包中的继承问题需注意继承发生、期限及相关法规。国家未明确规定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但实践中一般林地承包期为三十至

  • 军官和士官住房分配标准的修订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面积标准》对军官和士官住房分配的影响。新标准详细规定了各职级军人的住房面积,包括经济适用性住房和军官公寓的分配。军官住房分配考虑单位规模、经费和土地等因素,晋升后住房面积会增加。士官住房面积标准也有所调整,高级士官享受

  • 如何应对房屋拆迁纠纷

    应对房屋拆迁纠纷的不同处理方式。首先,当拆迁双方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如不满裁决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其次,在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司法或仲裁途径解决。若采取仲裁方式,需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

  • 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的区别
  • 因地制宜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最佳方法
  • 差一个月能领结婚证吗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