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法庭秩序的定义及规定

法庭秩序的定义及规定

时间:2025-06-1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1035
为了维护法庭安全和秩序,保障庭审活动正常进行,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方便公众旁听,促进司法公正,彰显司法权威,颁布了《人民法院法庭规则》。那么法庭秩序指的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法庭秩序是指根据《人民法院法庭规则》所规定的,为保证法庭审理的正常进行,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定。

1. 禁止携带的物品

除非经过人民法院的许可,以下物品不得携带进入法庭:

  1. 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杀伤力的器具;
  2. 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3. 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强气味性物质以及传染病病原体;
  4. 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
  5. 标语、条幅、传单;
  6. 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

2. 旁听规定

公开的庭审活动允许公民旁听。

当旁听席位不足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以下人员不得旁听:

  1. 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2. 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3. 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4. 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5. 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任何人不得旁听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

3. 出庭人员的着装规定

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应按照职业着装规定着装。但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应着正装:

  1. 没有职业着装规定的人员;
  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3. 所在单位是案件当事人的人员。

非履行职务的出庭人员及旁听人员应文明着装。

4. 庭审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以下行为:

  1. 鼓掌、喧哗;
  2. 吸烟、进食;
  3. 拨打或接听电话;
  4. 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5. 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

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活动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

媒体记者经许可实施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行为,应在指定的时间及区域进行,不得影响或干扰庭审活动。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合法性以及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公开庭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助推司法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监督。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宪法》等。公开审判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增强司法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 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