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于已经死亡的未成年孙子女或外孙子女拥有行使探望权的权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婚姻法》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生效,而在该日期之后,《民法典》已经取代了该条例,因此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拥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具体行使探望权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议,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中止探望权,而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探望权应当恢复。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由血缘关系所形成的,离婚并不改变这种情感。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可以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以及短期共同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继续教育子女并对子女的价值观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探望权不应被视为“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仅是一项权利,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意义。
3、探望权的产生时间是在离婚后。在离婚前,父母之间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他们与孩子共同生活并共同教育孩子,因此并不存在探望权的问题。只有在离婚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无法与孩子共同生活,才产生了行使探望权的必要性。
4、探望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益。
《民法典》生效后的异地离婚情况下子女探视权的处理。父母双方需协商处理子女探视权,探望权是未直接抚养一方父母的权利,并应以子女利益为出发点。探望权的实现应充分尊重子女意见,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决。
我国《婚姻法》中关于离婚的新规定。详细解读了自愿离婚、一方要求离婚、现役军人的离婚要求、女方禁止离婚的时限、恢复夫妻关系的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阐述了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影响、子女抚养费的负担以及离婚后的探望权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的探望权问题。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直接抚养方则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包括非婚生子女与父母、养父母养子女以及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继子女。同时,文章也讨论了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