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解除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就消除,养子女是不需要赡养养父母的,但如果是由养父母抚养成年的,对于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要给付生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第二十九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第三十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收养子女的程序主要包括:
(一)收养人的申请书
收养人需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递交申请书,收养书、申请书的具体内容应写明收养的目的,对被收养人人格、人身等各方面合法权益的保证及其他事项。
(二)收养人应提供的材料
1、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2、申请人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收养人的年龄、婚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能力的证明;
3、县级以上人民法院出具的适合收养的健康证明;
根据被收养人的不同情况,还需提供下列材料:
1、收养的是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还需提供社会福利机构同意收养的证明;
2、收养弃婴和儿童,须出具主管部门查找不到其亲生父母的证明;
3、收养残疾儿童的,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残疾状况证明书。
(三)审查
收养登记机关对收养人提出的申请和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准予登记。
(四)登记
对经审查合格的收养人发给《收养证》,自收养登记之日起收养关系成立。经法定收养登记程序的收养关系,受法律保护。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各种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或遗弃被继承人以及伪造遗嘱等行为会导致继承权的丧失。此外,婚姻关系的非自然解除、解除收养关系以及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等其他原因也可能
11岁小亮被同学小刚打伤,产生医药费赔偿纠纷的案件。小刚是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监护人承担责任。小刚的爷爷最初被指定为监护人,但之后与小刚的外公、外婆达成协议变更监护人,这种变更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小亮家长应找小刚的爷爷和小刚的外公、外婆共同承担医药费
我国继承法中关于赡养责任与遗产继承的关系。根据法律,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赡养义务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而后赡养义务特指收养关系解除后给养父母生活费的义务。
我国收养法中断绝养父母关系后的财产问题。一旦解除收养关系,养子女无法继承养父母的财产。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包括前往民政部门登记,并需遵守收养登记的程序和要求。收养关系的解除导致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立即消除,与生父母的关系可协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