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11岁的小亮与同学小刚发生争吵,小亮被小刚打伤,花去医药费870元。小亮的家长要求赔偿医药费时才知道,小刚的父母因交通事故双双去世,小刚父亲所在的单位指定小刚的爷爷为监护人。但小刚的爷爷觉得小刚性格暴躁,管不住他,就与小刚的外公、外婆达成协议,由小刚的外公、外婆担任监护人。这样一来,小亮家长为难了,到底该向谁主张自己的权益呢?
[说法]
本案中,由于小刚存在侵害小亮的主观故意,且造成了侵害的结果,小刚的行为对小亮构成侵权,故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因小刚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故小刚对他人造成的侵权赔偿责任,应由监护人承担。因此,弄清楚谁是小刚监护人是理清本案赔偿责任的关键。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小刚的爷爷担任监护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该条第3款同时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由此可以看出,小刚父亲所在单位指定小刚的爷爷为监护人的行为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小刚的监护人应当是小刚的爷爷。
至于小刚的爷爷与小刚的外公、外婆达成的协议,实质上是对小刚监护权的变更,但这种形式的变更,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其法律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第18条规定:“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所以,本案中,因小刚侵权所应承担的870元医疗费,应由小刚的爷爷和小刚的姥爷、姥姥共同承担。
朱某与李某之间的监护权变更案件。朱某起诉称朱-弋并非其亲生儿子,经医学鉴定证实后,要求变更监护权。经过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朱-弋由被告李某抚养,朱某不再承担任何抚养义务。
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是否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双方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包括出现虐待被收养人或未尽抚养义务等情况。解除收养关系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变更,未成年的养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将恢复,财产需依法分割,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无法解除,任何尝试断绝关系的协议都是无效的。并且,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及解除关系的问题。基于血缘或收养形成的父母子女关系可解除,适用收养法的规定。司法亲子鉴定具有法律效力,需遵循相关手续要求,包括被鉴定人组成、身份证明及委托书等。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包括收养人虐待遗弃等侵害行为,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