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职责履行后如何变更监护权
时间:2024-03-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王女士寻求法律帮助:关于监护权的争议
背景
王女士的母亲长期患有精神分裂症,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费用由单位承担。王女士已成年,工作稳定,并被母亲的单位确定为法定监护人。王女士定期探望母亲,并有时将其接回家居住。然而,王女士的小姨最近提出,由于退休且有时间照顾王女士的母亲,要求变更监护权。然而,王女士不同意变更监护权,因此陷入困境,决定寻求法律帮助。
司法解答
首先,监护人的资格是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等因素来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王女士已经成年,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并且与被监护人有着亲属关系,因此具备担任监护人的能力。其次,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由以下人员担任: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与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前提是经过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如果对于监护人的选择存在争议,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如果对于指定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的单位指定了王女士作为其母亲的法定监护人。然而,王女士的小姨可以不服,并有权提起诉讼。第三,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料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表其进行诉讼。如果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具备监护资格的人或单位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监护关系。根据王女士的陈述,她没有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作为被监护人的女儿,王女士在监护权的顺序上优先于王女士的小姨。因此,王女士的小姨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变更监护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养子女与养母是否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是否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双方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包括出现虐待被收养人或未尽抚养义务等情况。解除收养关系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变更,未成年的养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将恢复,财产需依法分割,养
-
国家法律对断绝亲子关系的认可问题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无法解除,任何尝试断绝关系的协议都是无效的。并且,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及解除关系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及解除关系的问题。基于血缘或收养形成的父母子女关系可解除,适用收养法的规定。司法亲子鉴定具有法律效力,需遵循相关手续要求,包括被鉴定人组成、身份证明及委托书等。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包括收养人虐待遗弃等侵害行为,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
-
监护权变更起诉书的内容
变更监护人后,原告能够保证被告的正常探望。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
-
如何变更子女的监护权
-
变更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监护人在什么情况下可变更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