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夫妻离婚妻子要求返还陪嫁
原、被告经人介绍,于2007年9月18日登记结婚。婚后于2009年12月20日生育双胞胎儿子薛某甲、薛某乙。2012年1月30日,原告诉至本院,要求与被告离婚,被告同意离婚,但要求原告返还陪嫁,平分土地补偿金,分割夫妻共同有财产。在本案审理过程中,被告主张有其与原告及孩子四人的土地补偿金100000元在原告手中。对此,原告认可有2009年土地补偿金每人发放6700元,系其与被告二人的;2010年每人发放14500元,系其与被告和孩子四人的;2011年每人发放5600元,系其与被告和孩子四人的。原告主张其中有40000元左右的土地补偿金,已用于生活消费。原告另主张在被告手中曾有存款20000元。对此,被告认可已用于消费。双方未提交相应证据。
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原告薛某某退还被告李某某陪嫁,给付被告李某某个人土地补偿金268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对被告主张的陪嫁应属被告的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原告应返回被告的陪嫁;土地是农村人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农村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因此,对近三年按人头分配的土地补偿金,应属个人财产。对原、被告主张的其他财产,未有证据加以证明自己的事实主张,本院依法不予认可。对双方在生产生活中消耗掉的财产,本院不再分割。
律师说法: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有哪些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很多人还有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即使是婚前财产,在夫妻共同生活多少年后,也可成为夫妻共同财产。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及相关规定,包括婚前个人财产的定义和范围、《民法典》对此的详细规定以及《民法典》生效前的相关法律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包括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复员军人的相关费用、离婚时的个人物品等。根据《民法典》,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仍属于个
《民法典》生效后的婚后房产单方证明规定。要证明房产权属于一方个人所有,需办理个人房产证并登记在名下,然后进行住房产权公证。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可以对婚前及婚后财产进行约定,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以
夫妻个人债务认定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法。指出困难在于难以证明夫妻一方负债是约定好的个人债务而非共同债务,引起弱势方损害和审判不公。为解决此问题,可采取特殊技能或服务产生的债务、免除权利义务一致原则的债务等认定为个人债务的方法。同时明确了夫妻个人债务的范围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法律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夫妻个人财产的界定,包括婚前财产和婚后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