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购买人和资金来源的不同,婚后购房的房产归属也不相同。因此,婚后房产并不一定是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婚后一方的父母出资购买房产并将其登记在自己子女的名下,这被视为对该子女的赠与,因此仍然属于该子女的个人财产。
无论房产登记在哪一方的名下,如果婚后双方的父母共同出资购买房产,那么该房产仍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根据出资比例,双方的份额会有所不同。
如果婚后一方使用自己的婚前资金支付了房屋首付款,并将房产登记在自己的名下,那么婚后共同财产将用于还贷。在离婚时,原则上房产归该方所有,而剩余的贷款也由该方承担。然而,之前共同还贷的部分应当计算并归还给另一方。
婚后用婚后财产购买的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只有一方的收入用于购买,该房产仍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无论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都可以通过约定将房产赠送给对方。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和补贴。
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
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收益。
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而获得的财产。即使在婚姻关系终止前并未实际占有,只要继承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除外。
包括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以及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以下情形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
指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
包括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
指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规定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
指只供一方使用的生活用品。
指其他应当归一方所有的财产。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公公再婚时的房屋继承问题。婚前个人财产的房屋,再婚配偶和法定继承人按顺序继承。婚后共同财产通常包括房子,但产权归属需考虑购买时间、登记情况和共同还贷等因素。继承的房子在公证时涉及配偶权益,除非有遗嘱或配偶放弃等法律文件证明配偶不享有份额。
农村结婚婚房的归属问题。婚前个人购买的房产,如果登记在双方名下或婚后购买,通常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若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并明确表示只赠与该方子女,则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对于农村婚后盖的房子,根据出资和赠与情况确定归属。婚前房产可以通过协议约定为夫妻双方共
有房贷的房子在婚后是否属于共有财产的问题。具体情况需考虑房子的购买时间、出资及登记情况。若房子是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或婚前购买但婚后共同还贷,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房子是婚前一方购买并登记在个人名下,则通常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