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41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由双方共同偿还。这意味着夫妻双方都有责任清偿全部的共同债务,而不仅仅是平分。共同偿还确立了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共同责任的原则。夫妻共同债务是一种特殊的多数人债务,由于夫妻之间特殊的关系,决定了任何一方都有义务对外清偿全部的共同债务。一方清偿了债务后,在夫妻双方之间,该方就有权要求另一方偿付其应承担的份额。
根据婚姻法第41条的同时规定,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或者财产是各自所有的,双方应通过协议来清偿。如果协议无法达成,可以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共同财产无法偿付共同债务时,需要通过各自的个人财产来清偿共同债务,而不是对共同财产不足的部分免责。这表明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的是连带无限责任。
夫妻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在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向借款人借款时,只要声称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借款人出于这种意图即默认同意将借款用于夫妻双方的共同使用。因此,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认的连带责任合约。这显然是一种约定的连带责任。
无论是离婚时还是离婚后,夫妻双方都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不受离婚时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的限制。换句话说,双方对共同债务的份额承担不能阻止债权人向任何一方或双方主张部分或全部债权。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当然,如果一方偿还了超过离婚时约定或判定的应承担债务数额的债务,该方有权向另一方追偿。需要说明的是,离婚时双方约定或法院判定的对共同债务的分摊数额,只是双方内部处理共同债务的方式,而不直接涉及对债权人的清偿问题。无论如何约定或判定,都不能影响债权人向双方或任何一方主张全部债权。当然,夫妻关系持续期间,一方个人债务与另一方无关,另一方对此不负连带清偿责任。
离婚后个人债务与未分配房产的执行问题。我国法律规定,个人债务由个人财产偿还,夫妻共同财产中个人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的,可以执行属于个人部分的财产。未分配房屋可被执行,但生活必需的房屋不能执行。文章还介绍了夫妻共同债务的特征,包括主体、时间范围、来源、所
一对夫妻因性格不合,决定离婚并对财产、债务等事项达成处理意见的故事。在离婚协议中,双方详细列出了各自的财产和债权,约定各自承担对外债权和债务的风险。同时,女方自愿支付一定金额用于偿还夫妻共同债务,男方则负责处理债务组成。双方在协议中保证切实履行协议内
婚前欠款是否算作共同债务的问题。最新的司法解释指出,一方婚前的个人债务不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但如果债务用于购置共同财产或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生产经营等,则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离婚时,共同债务应由双方共同承担,无论财产是否分割,一方不足以清偿时,另一方
婚后房产在离婚后的分配原则,包括夫妻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一方购买的房产以及房贷的归属问题。一般来说,婚后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平均分割。夫妻婚后共同还房贷的情况下,房贷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双方也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还款责任的归属。离婚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