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认为离婚协议不公平,尤其是涉及夫妻共有财产分割不公的情况下,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离婚协议。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九条的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受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根据以上规定,要想撤销不公平的离婚协议,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存在欺诈、胁迫情形:即在分割财产时,一方没有欺诈和胁迫的行为。如果在离婚时,一方以欺诈、欺骗的方式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以欺诈的方式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按照民诉法的规定将受到制裁。在分割财产时,应当原则上照顾无过错一方。
2. 时间限制:离婚协议订立后的一年内,可以申请撤销。超过一年,法院将不会受理。这是因为撤销权的除斥期限为1年,从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和房改房的政策,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不能主张将此类房改房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购买房改房的出资应视为借款或赠与,离婚时不应要求补偿房屋增值部分。
夫妻离婚时关于陪嫁及个人财产的问题。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陪嫁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应归还。同时,按人头分配的土地补偿金也属于个人财产。法院根据《婚姻法》规定及司法实践,判定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延续变成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