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夫妻财产约定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为其订立婚约,因此未成年人无法涉及夫妻财产约定。当事人在订立夫妻财产契约时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订立夫妻财产约定必须在当事人的意志自由和确认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内心意愿与外部表现相一致。只有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夫妻财产约定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的内心意愿与外部表现不一致,则意思表示不真实。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行为不正当地干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严重破坏了意思自治原则,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因此,这些行为导致的意思表示不具备法律上夫妻财产约定的效力。
一旦夫妻财产约定生效,即产生夫妻之间及其继承人之间的财产约定物权效力。夫妻双方都必须按照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夫妻财产利益的分配也必须依据有效约定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7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未经法律规定或对方同意,行为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如果夫妻任何一方违反财产约定,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夫妻双方必须严格执行财产约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确实需要变更或撤销的情况下,必须经过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原约定经过公证机构公证,则变更或撤销也需要经过公证机构公证。
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指的是夫妻对婚姻财产的约定能否对抗第三人。如果承认其对外效力,夫妻可以依据约定对抗第三人;如果不承认其对外效力,则不能依据约定对抗第三人。根据新婚姻法第19条第三款的规定,我国法律以“第三人知道该约定”为原则。在夫妻财产约定中,只有在第三人事先知道夫妻财产约定的情况下,约定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反之,如果第三人不知道夫妻财产有约定,夫妻双方的约定不能对抗第三人。也就是说,夫妻任何一方不能以债务不是自己欠的或夫妻有约定而不承担该债务。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未借债,只要不能证明作为债权人的第三人知道该财产约定,夫妻可以先行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清偿债务。清偿后,夫妻中没有债务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追偿。
夫妻财产约定的有效性对债权人的影响。在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其妻子出示夫妻财产协议书,但债权人并不知夫妻间的财产约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请求借款人以饭店经营收入偿还借款,因为夫妻财产约定仅在第三人知道时才具有约束力。
确认婚姻保证书效力的三个条件,即保证书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文章还针对“净身出户”和“背叛婚姻方不得探望子女、不得做孩子的父(母)亲”等条款进行了解析。最后给出了一份婚姻保证书的范文,内容包括彼此尊重、关心、保护对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婚内财产协议的生效方式,包括书面形式的约定、财产归属和债务清偿等问题。同时,还涉及夫妻赠与房产的协议公证、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的格式和具体内容等。婚内财产协议约定需书面形式,具有约束力,但不得对抗第三人。在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