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另行约定,根据共同财产原则,父母赞助购车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属于接受赠与所得。
2004年,塘沽市民李先生和妻子陶女士结婚,并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产,房产署有两人的名字,因此属于共同财产。2008年,他们决定购买一辆私家车。原计划是两人一同贷款购买,但男方父母以贷款利息过高为由阻止了这一计划。李先生的父母主动拿出16万元给夫妻俩购买了一辆价值20万元的私家车,并表示这是纯粹的赞助,不需要归还。然而,在一个月前,李先生和陶女士因感情不和而协议离婚,对于所有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了一致,唯独这辆价值20万元的小轿车成为了双方争议的焦点。陶女士认为,虽然车辆的80%费用由男方父母出资,但当时老人说是赞助夫妻俩的,因此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李先生却认为,购车款中的16万元来自自己的父母,理应属于个人财产,不应参与分割。
律师表示,当初李先生的父母决定赞助夫妻俩购买私家车时,双方仍处于婚姻关系存在期间。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单独赞助李先生,就应该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因此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一旦离婚,根据程序应该进行平分。同时,律师崔律师还强调,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如果双方在结婚前,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房产或车产,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是赠送给夫妻双方,或者在房产或车产上写上双方的名字,一般认定为对子女的赠与,因此应属于个人资产,一旦离婚则不参与分割。
离婚时房贷未还清,双方都主张要房子的处理方法。共同财产分割和债务承担需遵循婚姻法相关规定,确定离婚后贷款责任归属,分割共有部分。若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还款责任,应出售房产。同时,夫妻在离婚时需共同承担尚未偿还的共同债务,具体细则考虑多方面因素。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特别是当娘家出钱买房且房产名字为女婿时的情况。法律规定,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孩子抚养权与房产分割是独立的问题,争取到孩子抚养权并不意味着拥有房产归属权。双方可通过协议或起诉方
婚前财产分配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夫妻可以书面约定财产归属方式,约定具有约束力。如果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适用婚姻法相关规定。当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时,夫妻一方对外债务应以个人财产清偿。
房产归属问题及相关经济补偿规定。当夫妻对房屋所有权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不同情况处理。若双方竞价取得房屋所有权,则按竞价结果处理;若一方主张所有权,则需评估并补偿另一方;若双方均不主张,则拍卖房屋并分割款项。离婚财产分割原则包括协商处理、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