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和支配。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种:
1. 夫妻双方或一方工资、奖金、津贴及其他工资性收入;
2. 夫妻双方或一方生产、经营的收益所得;
3. 夫妻双方或一方通过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指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4. 夫妻双方或一方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主要包括: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夫妻对上述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和支配权。平等的处理权和支配权有两层含义:
1. 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夫妻任何一方在日常生活需要下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均有权决定;
2. 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时,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如果一方以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是指夫妻一方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或法律规定应属于夫妻个人所有的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包括以下几种:
1. 夫或妻一方的婚前财产;
2. 夫或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夫或妻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衣饰用品;
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如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等。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法定的划分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个人财产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书面形式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情况下,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但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判决房屋使用权时,不会确定所有权归属。对于婚姻期间购买的房屋,无论产权是否完全,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可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对于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出售和分配需按国家和单位比例进
离婚过户房产的时效问题。协议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协议,如一年后有反悔情况可请求变更或撤销,法院应受理。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共同财产的行为,诉讼时效为两年。漏分共同财产的时效同样为两年。离婚房产过户办理需在取得房产证后进行,包括公证、转绘手续、免征契
父母离婚后房产如何处理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应协议处理,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离婚房产过户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和析产登记,具体步骤包括办理公证、转绘手续、免征契税申请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双方权益并顺利完成房产过户手续。
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资料准备、办理程序以及费用。婚前财产公证是公证机关对未婚或已婚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债务范围进行证明的活动。办理时需准备个人身份证明、财产所有权证明和双方已草拟好的协议书。程序包括共同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公证申请受理和审查、签名和领取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