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冷暴力 > 如何解决家庭冷暴力

如何解决家庭冷暴力

时间:2024-11-2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335
遭遇家庭冷暴力应该怎么办呢?家庭冷暴力是通过暗示性威胁、言语的攻击等方式对家庭成员进行精神虐待。应对家庭冷暴力时应该要保持冷静,分析造成冷暴力的原因,试图通过对话说服对方等。以下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

如何解决家庭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的定义

家庭冷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表现为在夫妻之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以精神折磨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应对家庭冷暴力的七种方式

1、平静

当发现配偶出现冷暴力倾向时,不要大吵大闹,保持冷静是很重要的。保持冷静可以有足够的心情来分析矛盾所在。

2、分析

列出可能激发冷暴力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包括最小的可能,同时考虑与自己无关的因素和配偶的性格特点,以确定导致冷暴力的原因。

3、交谈

在平静的心情和分析好原因后,主动提出谈话。谈话要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下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所有可能的问题。如果是家庭内部矛盾或源于自己的问题,这种谈话有很大的可能解决问题。如果是配偶本身的问题,如外遇等,这样的谈话也有助于了解事情的真相。

4、主动

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决定,选择主动的态度。根据心理感受,主动做出的选择比被动接受的选择更好。对于对方造成的问题,主动原谅表现出大度,主动分手也会有更好的回旋余地。

5、说服

由于感情的丧失,说服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可以通过体贴的方式帮助对方,从帮助对方策划与新人的交往到帮助对方设计未来的生活,反客为主,用帮助的形式打动对方。

6、暂别

如果仅处于一个较长时间的“冷战”阶段,可以选择暂时的出差。但是要注意分开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回到家后也不要分居。

7、写信

通过写信的方式,向对方伸出橄榄枝,避免冷水或火药的伤害。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意识和观念各不相同,通过写信这种传统而温和的方式,可以促进彼此之间友好的沟通。

《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1、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2、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3、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

4、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5、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6、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受害人提出请求时,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遇到家庭暴力怎么解决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家庭暴力时候,多是男性针对女性,而在家庭冷暴力事件中,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成为实施家庭冷暴力的一方。

  • 面对婚姻中的家庭冷暴力如何有效解决

    家庭冷暴力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十分痛苦,一言一语或者不言不语,仿佛磨灭了生活所有的乐趣,与你相处地就像一个活死人,这足以消灭掉所有人的耐心甚至精神走向崩溃。大多数遭遇家庭“冷暴力”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无人可诉,无处可断,无法可依。在这种情况下,婚姻问题

  • 家庭冷暴力怎样解决

    家庭暴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对家庭成员造成身体伤害,另一方面会造成感情和精神伤害。从外延上看,家庭暴力包括殴打、体罚、冻、饿等积极行为,夫妻不说话是一种消积行为。因此不应把夫妻不说话定为家庭暴力,不宜随意扩大家庭暴力的内涵和外延。因而不履行扶养义务、不

  • 怎样解决家庭“冷暴力”

    提醒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没必要为了父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一辈子,当你努力之后,丈夫依然故我,你可以勇敢地放弃婚姻,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消除“冷暴力”,最好不要用法律来约束,而应该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幸福的爱情与婚姻,是人生最美好的生活享受,而家庭出现“冷

  • 家庭冷暴力的的解决方式
  • 家庭冷暴力怎么解决
  • 如何解决家庭冷暴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