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与李女士婚后未育子女,后收养小青,并与她共同生活。1998年10月,王先生与赵女士再婚,但未育子女。2007年5月,王先生自己撰写了一份遗嘱,将他的房产和财产赠与赵女士,以照顾她的后半生,并将房产证上的姓名改为赵女士的名字。王先生在遗嘱上签字并留下手印。同年7月,王先生和赵女士一起去区建设委员会办理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将房屋过户到赵女士的名下。同年8月,区建设委员会为赵女士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之后,王先生去世。
小青起诉称,王先生在2007年7月立下了一份代书遗嘱,将房产继承给自己,并有李先生和张先生作为见证人。赵女士在王先生去世前私自将房产过户到自己的名下,严重侵犯了小青的合法权益。因此,小青要求法院判令她继承该房产。赵女士则声称小青提供的遗嘱无效,并且她并非王先生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因此不同意小青的诉讼请求。
经过审理,二中院认为,王先生在世时曾书面将房屋赠与赵女士,并与赵女士一起申请办理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房屋在王先生去世时已经登记在赵女士的名下,因此该遗赠已经成立并完成。至于小青所提到的王先生于2007年7月所立的代书遗嘱,该遗嘱是由他人代写的,王先生本人并未在该遗嘱上签字,不符合代书遗嘱的形式要件,而且王先生的手印也不清晰,无法确定该遗嘱是由王先生立下的。此外,王先生在2007年7月25日与赵女士一起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因此小青提出的遗嘱无法成立。无论是从继承人的身份还是从遗嘱继承的角度来看,都无法支持小青继承该房屋的诉讼请求。
综上所述,法院维持了原判,驳回了小青的上诉请求。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
遗嘱合法性审查的步骤以及处理遗嘱纠纷的方法。在存在多份遗嘱的情况下,需先审查遗嘱的合法性,确定有效遗嘱。若存在相互抵触的有效遗嘱,按公证遗嘱优先、最后订立遗嘱优先的原则处理。遗嘱不必全部公证即可生效,符合法律规定的五种方式之一即可。
代书遗嘱是遗嘱的一种,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只要具备以下条件,就是合法有效的代书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由上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