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赠 > 遗赠需要交什么费用

遗赠需要交什么费用

时间:2024-12-1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7512
遗赠就是通过遗嘱的方式,在个人死亡之后将财产赠与给指定的人或者是赠给国家或者集体等等,但是在进行相关的法律中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那么具体是怎么进行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遗赠所需费用及相关事项

遗赠费用

遗赠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不同,需要支付一定的税收。具体办理房地产继承过户时,需要支付以下费用:

1、继承权公证费用:根据继承人所继承房地产的评估价的2%收取,最低不低于200元。

2、房地产价值评估费用。

遗赠的有效条件

遗赠的有效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必须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必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必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且未去世。

如果希望遗赠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受遗赠人必须在知道受遗赠后的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将视为放弃。

办理遗赠公证所需材料

办理遗赠公证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遗赠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明。

2、如果受赠人为单位,需提供该单位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其身份证复印件。

3、草拟的遗赠协议书。

4、遗赠财产的所有权证明,如房屋产权证、银行存折等。

5、公证员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遗赠与遗嘱继承有以下主要区别:

第一、受遗赠人与遗嘱继承人的主体范围不同。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自然人,也可以是国家或集体,但不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外的人,也不能是国家或集体。

第二、受遗赠权与遗嘱继承权的行使方式不同。受遗赠人接受遗赠时,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明示接受的意思表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遗赠的表示。到期未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而遗嘱继承人接受继承时则无需明示意思表示。自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遗嘱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

第三、受遗赠人与遗嘱继承人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受遗赠人无法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而是从遗嘱执行人处取得受遗赠的财产;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分配并取得遗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问题。抚恤金并非遗产,不能用于继承,其分配是按照亲属关系进行的。对于不赡养老人的人,应减少或不分给予抚恤金。文章还介绍了可继承财产的范围,包括个人合法财产、承包收益等,并强调了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别。

  • 遗产继承的简易程序

    遗产继承的简易程序和法定继承权公证的相关内容。在遗产继承过程中,执法人员需出示合法证件并处理相关材料,备案后当事人可获取遗产。法定继承权公证用于证明法定继承人具有继承权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继承顺序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并注意

  •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及赠与人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条件。在普通赠与合同中,赠与人通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当涉及社会公益或经过公证的合同时,赠与人可能需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此外,当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并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可不再履行赠与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关于转继承的规定。在继承开始后,若继承人未放弃继承权且在遗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权将转移给合法继承人。转继承适用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特征明显,条件严格。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转继承人才可继承遗产。

  • 普通合伙人的继承规定
  • 转继承纠纷案件所需证据
  • 婚前财产会作为遗产分割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