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事故或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向保险公司索取保险金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198条的规定,保险诈骗罪具有以下构成特征:
1. 保险诈骗罪的客体为公共财产所有权,即侵犯了保险公司的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我国保险业的正常秩序。
2. 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虚构保险事故、隐瞒事实真相,非法向保险公司索取保险金,数额较大。
3. 保险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诈骗保险金的目的。
4.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
对于构成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保险诈骗行为,如果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规定,对保险诈骗行为,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5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保险法第27条的规定,对于保险诈骗行为,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同时,保险人对于虚假的事故原因或夸大的损失程度,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如果保险诈骗行为导致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或支出费用,行为人应当退回或赔偿。
保监会推进车险深化改革的相关内容。保监会放开自主核保系数和渠道系数,实现差异化定价浮动,并向消费者让利。宁波地区的费率调整为例,最低折扣率可低至0.3825,体现地域间费率差异。改革将提高赔付率,对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推动市场化的费率形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商法与公司法、合同法的关系。商法包括公司法、保险法等,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商法是组织法和行为法的结合,调整商事关系中的商事组织关系和商事交易关系。商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等类型的企业法人,商行为则以营利性营业为目的。商法与民法、经济法各有
保单现金价值的功能与作用。保单现金价值具备投保人退保、保单贷款和分红的功能。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现金价值代表着保单的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投保人在要求解约或退保的情况下,保险人会根据现金价值退还部分金额给投保人。因此,了解保单现金价值的功能和作用对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