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1月16日晚,张-强将妻子李-娥杀害家中。案发后,经过3次司法鉴定,张-强被确认为精神病患者,公安机关以不负刑事责任为由释放了张-强。
李-娥与张-强婚后育有两女,近十几年来家里生活富裕,有存款20余万元,并且有楼房1幢和汽车1部。案发后,家中现金和存款被张-强兄长(现为其法定监护人)掌管。为此,李-娥的父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女儿的财产进行继承,请求法院剥夺张-强对李-娥遗产的继承权。(2007年1月8日本版“请你断案”栏目刊发)
□秦-强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7条的规定,张-强依法丧失对妻子遗产的继承权,因为他是杀害妻子李-娥的凶手。同时,基于民法的平等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应当遵循同质救济的原则获得救济和保护,并且善良风俗是国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也是民法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反映了市民社会的根本价值和基本要求。
□陈*萍
患有精神病的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是否丧失继承权,关键在于是否故意杀害。根据我国《继承法》第7条之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正确适用该法条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该法条中的“故意”以及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存在故意。笔-者认为,因杀人行为系一种犯罪行为,所以此处之“故意”应是刑法意义上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本案中,经司法鉴定,行为人张-强系精神病人,案例中虽未明确说明张-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但从本案案情可以看出,张-强应属间歇性精神病人。因此,行为人张-强是否存在故意,取决于他在实施杀人行为时,精神是否正常。如果行为时精神正常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那么张-强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故意杀人行为(也可能存在过失等情形,因此并不丧失继承权),从而丧失继承权;反之,其行为时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那么就不可能存在故意,也就不丧失继承权。但本案司法鉴定只证明张-强系精神病人,并未证明其实施杀人行为时属于发病期间,并且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不能草率、简单地定性,应在进一步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予以定论。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各种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或遗弃被继承人以及伪造遗嘱等行为会导致继承权的丧失。此外,婚姻关系的非自然解除、解除收养关系以及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等其他原因也可能
继承权丧失的几种情形。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以及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等情形会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其中,第一、二、四条情形是绝对的,没有挽回余地,而第三条情形则存在相对性,表现出悔改并得到被继承人宽恕可不
关于继承法中抚恤金权利与被继承人赡养义务之间的关系。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关规定,子女若不履行赡养义务,可能会丧失继承权利。继承权纠纷的诉讼需在知道权利被侵犯两年内提出,且不得超过自继承开始之日起二十年。
继承人在不同情况下丧失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以及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等情况。丧失继承权将导致无法依据法定继承而继承遗产,且可能影响遗嘱的效力及晚辈直系血亲的代位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