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3、有遗嘱执行人的,提供执行人的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2022-03-08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3-08
7、被继承人生前与配偶有夫妻财产约定的,应当提交书面约定协议;
2022-03-07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不当得利一经成立,当事人之间即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2022-03-07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明确表示。依固有权说,代位继承人参加继承是其本身固有的权利,并不以代为人是否有继承权为转移。只有在法定继承中才能发生代位继承,在遗嘱继承中不发生代位继承。
2022-03-07
3、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放弃自己继承的一种权利,它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诚心的放弃表示即可,而丧失继承权是依法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这种被剥夺必须受《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严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2022-03-04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2-03-04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也就是被代位人,包括有继承权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代位继承不受辈数限制。无论代位继承人数多寡,也只是代替被代位人行使继承权。这是因为
2022-03-04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即使其为继承人,但若未实际参加遗产分配,属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遗产取得权。这种遗产取得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当其受到侵害时,权利人有权以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3-03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存在以上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就可以认定为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存在扶养关系,各自对对方有继承权。
2022-03-03
1、放弃继承可以不用偿还债务。 1、放弃继承只能在继承开始后到遗产处理前的这段时间。 未开始继承,谈不上放弃,可如果已经做出分割处理,再放弃就是放弃取得的遗产所有权了。 2、放弃继承必须明确表示。 但对放弃继承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按相关法律及
2022-03-03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022-03-02
3、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放弃自己继承的一种权利,它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诚心的放弃表示即可,而丧失继承权是依法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这种被剥夺必须受《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严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2022-03-02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2022-03-02
私生子在法律上被称为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权利义务相同,具有同等的地位。民法典继承编特意提到有继承权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而配偶、父母、子女排在第一位,非婚生子女因为享有与婚生子女平等的继承权
2022-03-01
遗产继承中的转继承问题。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若继承人死亡,应适用转继承制度。案例中的李某用在其父李某余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女儿李某娟作为转继承人继承了部分遗产。同时,已离婚的陈某世因继承权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仍被认定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老王去世后,其家庭因遗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及法律处理过程。老王的子女因财产继承问题争执不下,最终由法院处理。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财产分割和继承处理,确保公平合理。法院公开宣判并解释判决理由,提高了村民的继承法律意识。律师提醒,处理家庭纠纷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代位继承发生在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与被继承人同时死亡的情况下,继承人的子女直接参与遗产分割。而转继承则发生在继承活动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遗产。两者在继承人范围、继承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