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在3岁时失去了母亲,父亲随后再娶了一个后妈。由于与后妈的矛盾加深,王某某被送到舅舅家抚养长大。如今,王某某已经年过四十,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高校女教授。然而,她没想到后妈竟然向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某支付赡养费。
经过法院的努力调解,原本积怨已深的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王某某一次性支付给后妈范某5000元赡养费,双方同意今后不再就赡养问题产生纠纷。
范某作为原告声称,她和王某于1973年结婚,当时王某已经有一个3岁的女儿王某某。如今,范某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没有经济来源。王某某一直未能履行赡养义务,因此范某诉求王某某从1993年开始每月支付300元生活费。
王某某辩称,她的生母赵某于1973年去世,范某是她的继母。范某对她不好,经常虐待她,父亲也没有给予她应有的父爱。在与范某生活了6年后的1979年夏天,她开始与舅舅一起生活,再未回到范某和王某的家中。她们之间并没有形成继母与女儿的关系。甚至连亲生父亲也没有照顾过她。现在,王某某作为原告的代理人出庭指控她,这让王某某感到十分痛苦。此外,王某每月还有2000余元的退休金,范某并没有面临生活困难,因此坚决不同意范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考虑到王某某与范某结婚时王某某尚年幼,直到1979年范某对王某某履行了相应的抚养义务,因此王某某应当适当履行赡养义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院努力进行调解,对双方进行思想工作,最终达成了上述调解协议。
一次性付赡养费协议的效力问题,以及赡养费的确定标准和支付方式。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有效,但特殊情况下对方仍有权要求继续承担赡养费责任。赡养费标准由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需求和赡养人能力决定,包括基本赡养费、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不能免除。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如果被害子女自愿赡养的,法律并不禁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免除的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