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 > 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

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

时间:2024-12-06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913

探讨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必要性

一、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定义

按通行观点,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是指60岁以上的人对于犯罪行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一切犯罪主体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现行刑法对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不足

1、在刑法总则中,对未成年人、孕妇以及精神病患者、盲聋哑人犯罪的特殊保护方面有规定,但对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未加规定,导致相应条文出现了结构性的缺失。2、现行刑法对涉及老年人犯罪案件的量刑存在畸轻畸重的现象,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落实。

三、国外刑法对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国外刑法对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主要包括有条件地免除刑罚、减轻处罚、适用刑种的特殊规定以及执行刑罚时的特殊规定。

四、增设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规定的合理性

1、使现行刑法的立法结构更趋完善,增强法律的明确性,适应贯彻、落实罪刑法定原则的现实需要。2、周全刑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促进社会和谐,节约诉讼成本和刑罚执行成本。3、增强民众对法的认同感,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了民众对法的认同感。

五、对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规定的改革与立法建议

我国法律有必要对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老年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刑事法律中予以体现。建议在刑法总则中增设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以实现刑罚个别化的要求。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完善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和保护制度。

老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对刑罚个别化的实现有利

根据刑罚的目的来看,老年人在犯罪时已经达到了古稀之年,由于年龄和生理因素的限制,对他们适用某些刑罚已经失去了改造的意义。即使不适用刑罚,由于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他们往往不会再次犯罪,因此刑罚特殊预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对这些老年人适用刑罚不仅不会让社会上的人们信服,还会激起公愤,导致他们的不满情绪,进而可能实施各种犯罪行为。因为我们相信,没有哪个国家的刑罚不与该国的国情相联系,不与刑法规范对象的伦理和道德相联系。这种既无特殊预防效果又无视一般预防的做法只会导致公民对刑法规范的认同缺失。

增设老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基于上述探讨,建议在刑法总则中规定:“审判时年满70岁的老年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1996年颁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法律上确定了我国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然而,考虑到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现在的人年满60周岁并不见得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开始减退。因此,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和老年人犯罪的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0岁、女性平均寿命为74岁,人均寿命平均72岁。一般而言,70周岁以上的人较之不满70周岁的老年人身心更加衰弱,身体的许多器官和组织均出现严重的萎缩现象,判断和控制能力更为弱化,从而处于此年龄阶段的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更为减弱。另外,70周岁以上的人,再犯的能力也更小。因此,建议将老年人刑事责任起始年龄规定为70岁。

另外,规定“可以”而不是“应当”则是考虑到老年人整体从宽处罚的同时也照顾到了老年人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不同以及刑事责任能力的差异。这样给法官留下一定的自由裁量的空间,以便灵活应对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孙子女的赡养义务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老赖在民商领域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老赖指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但拒不偿还的人。如果老赖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果、有能力还钱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处方药销售给吸毒人员的法律问题

    处方药销售给吸毒人员的法律问题,包括贩卖毒品罪的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未成年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是毒品进行贩卖;客观方面指有偿转让或以贩卖为目的非法收购毒品;客体是毒品,包括多种药物和毒品

  •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主观方面
  • 亲属抚养与赡养的法律义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