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子女对没有尽抚养义务的父亲是否有赡养义务
提问:
因赵某虐待家人,妻子钱某和他离婚,儿子小林由母亲抚养。离婚后,赵某从未对小林履行过抚养义务。现在,赵某晚年生活困难,他要求儿子小林赡养自己。小林以父亲未尽抚养义务为由,拒绝赡养父亲。请问:小林的拒绝合理吗?
法律专家解答:
小林的拒绝没有法律根据,小林应承担赡养父亲的义务。赡养是指成年子女对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父母在经济上进行供养,在生活上进行扶助、照料。赡养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正确理解赡养扶助义务的含义,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正确理解赡养扶助义务的含义,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当父母年老,生活困难,无劳动能力,需要赡养扶助时,子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脱拒不履行。
二是赡养扶助父母作为法律规定的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当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将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责任;对虐待、遗弃父母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应给予刑事处分。
三是子女尽赡养义务不以父母是否尽抚养义务为前提。若父母未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也并不免除或减轻子女的赡养义务。因为父母子女关系是自然血亲关系,爱幼敬老是社会美德,即使父母有不对之处,子女也应原谅并给予年迈父母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因此,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外,子女都应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
婚姻关系证明所需的材料,包括结婚证书、户口簿等。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子女情况、家庭财产及债权、债务、双方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证明材料的提供要求。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抚育案件、扶养案件和赡养案件中的证明材料需求,包括被告的抚育义务、离婚后
抚养费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是否必须出庭的问题。必须到庭的被告指的是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的被告以及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一般需亲自出庭,除非有特殊情况且已提交书面意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中,其法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的出庭要求。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一般需出庭,除非当事人无法表达意愿或其他特殊情况。必须到庭的被告指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的被告以及不到庭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对于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果必须到庭且满足一